蟲鳴音樂CEO種紀鑫:不做“翻譜者“,XR 還原場景、玩轉音樂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鋼琴、吉他、大小提琴、架子鼓、葫蘆絲、二胡、琵琶……常見的稀有的、見過的沒見過的樂器在各大小音樂教育培訓教師中幾乎都可以找得到。這些樂器成了一些孩子的一技之長,但是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漫長的學習生涯、高昂的學習費用等也成了有些孩子與家長的夢魘。
蟲鳴音樂發(fā)布基于AR/VR 內容創(chuàng)作工具Nibiru Creator技術的 AR/VR 音樂教育內容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 AR/VR這項領先技術的進入,為傳統(tǒng)音樂教育領域帶來場景化、低成本、平等教育資源、高質量教學課程內容等優(yōu)勢的全新音樂教育進程。
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發(fā)展至今,千億市場規(guī)模,大大小小無數企業(yè)趨之若鶩。但教學質量參差、教學方式單一且效率低下、費用高昂……等各種問題始終無法得到解決,由此可見,傳統(tǒng)音樂教育在我國發(fā)展的這幾十年,究竟老師該怎樣教、學生該怎樣學,困擾著家長、困擾著老師、也困擾著孩學生們。先行者們也曾使用過各種方式是嘗試、去改變,但是考慮到音樂教育這類藝術教育的特殊性,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那么,AR/VR作為當今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領先科技,它的進入會給傳統(tǒng)音樂教育帶來哪些正向的影響呢?睿悅信息的Nibiru Creator編輯器又能給音樂教育帶來哪些質變呢?今天我們邀請到蟲鳴音樂 CEO 種紀鑫先生,一同來聊一聊,在傳統(tǒng)音樂教育中深植AR/VR技術究竟牛在哪兒、變在哪兒、傾覆了什么又重建了什么?
1、AR/VR 技術的進入,為傳統(tǒng)音樂教育帶來的最大利好是什么?
在音樂教育中無場景不VR,如果沒有場景,或許有沒有VR區(qū)別不是那么大。所以,最大利好便是對于音樂教育過程場景的營造。教育領域,理論上來講,最好的教學方式一定是還原場景。接下來才是感知力的教育、素質的教育、技能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前面的重點都是在于還原場景。
傳統(tǒng)的互聯網教育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對等的問題,就是距離與時間的問題。但是藝術教育不一樣,即使再好的教育資源,也需要在場景中面對面才能夠真切感受,練習得再好也不知道在交響樂團中與其他樂器合奏出來是什么樣子的。所以音樂學習中場景非常重要,沒有場景音樂真的很難學好。我們不想成為一個“翻譜者”,沒有場景,沒法玩音樂。
所以AR/VR 技術的進入,對于音樂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還原場景,并且在場景中實現互動。5G來臨,AR/VR課程內容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交互也都將實現。學生制作的內容可以直接上傳到云端,然后其他的用戶下載后,直接與自己的場景相拼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演奏場景,天臺上、交響樂團、音樂會、酒吧、街道等等各個場景。AR/VR讓音樂教育多了一個維度、進入到另一個次元。
2、本方案使用 Nibiru Creator制作,那您是如何評價 Nibiru Creator 這款 AR/VR 內容創(chuàng)作軟件的呢 ?
對于我們內容制作商來講,Creator是最好的創(chuàng)作工具。我們認為好的工具是可以和創(chuàng)作力畫等號的,Creator實現了創(chuàng)造力的延伸和實現。視頻、圖片、音樂、模型、文本等內容的串聯,實現了在2/3D場景中所有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還原真實的同時,又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感,這是非常好的教育創(chuàng)造力的延伸。
Creator將創(chuàng)造力與實物節(jié)點相融合。讓所有的標志與圖標都變成創(chuàng)造力的節(jié)點,這是創(chuàng)造力的又一個新的維度。實現音樂作品之間的對接和互連也是 Creator的又一亮點,用戶將做完的內容可以融合創(chuàng)作出一部更為完整的作品。
操作簡單、界面清晰、邏輯直接、交互豐富等體質也是Creator的又一優(yōu)勢。“誰都可以用”的無技術門檻定位是 Creator的巨大亮點。因為Creator的出現,讓一切變得傻瓜式了。Creator在 AR/VR 內容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就像是音樂領域中的 Logic工具一樣。更不可思議的是成本極低,傳統(tǒng)工具數萬的費用,在Creator這里幾乎是免費。
Creator在功能上具有獨創(chuàng)性,幾乎沒有哪款產品能夠做到像它一樣。盡管如此,Nibiru依舊以我們用戶的反饋為依據不斷改善產品,這種方式對于產品更新來說,更高效、更有用。我們相信,隨著 Creator用戶越來越多,它會變得越來越好。
3、咱們這套方案的未來發(fā)展計劃是怎樣的?
AR/VR +音樂教學,這種方式從前從沒有人嘗試過。首先呢,我們肯定是和 Nibiru一起,共同先把產品做好。內容上,我們計劃后期將做音樂領域的AR/VR百科全書,我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中國的音樂教育市場,創(chuàng)意更多。我們的 AR/VR 音樂教育課程,會作為一個入口進入學校,進一步普及,其中也包括我們獨有的音樂學心法與音樂理念。當家長、孩子與我們之間的認知達到一定匹配度的時候,市場便打開,那時候我們會搭建屬于蟲鳴的完整的AR/VR 教育軟硬件設備體系。再往下就是社群,加上社交屬性,逐步將這個方案打造成音樂教育交互平臺。
以上這些,都是以產品、用戶這個硬核為主線,我們的重點永遠是課程內容本身。用場景、交互、內容去吸引用戶、留住用戶。畢竟穩(wěn)固用戶的核心,還是教學內容課程的本身品質以及課程邏輯本身。
4、AR/VR的進入,對于部分孩子的厭學現狀是否有所幫助?
首先,孩子對于音樂學習的排斥主要來自于兩個原因,一是目前的教學方式孩子們的確不喜歡不適應;另一個原因是,孩子的確不適合學音樂。知道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厭學,這很重要。
蟲鳴音樂有科學嚴謹的“音樂天賦診斷”方案,我們通過節(jié)奏、旋律、樂感等細分對孩子音樂天賦進行評測,科學地檢測孩子是否適合學習音樂,還有孩子究竟在音樂的哪個領域更為突出,這套體系也被我們移植到了我們的AR/VR內容解決方案中。我們的“100人公益計劃”也即將啟動,幫助南京100位孩子做天賦診斷,讓100個家庭明白,音樂怎么學,您的孩子應該怎樣接觸音樂,逐漸改變“一家人都很痛苦”的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現狀。
5、在未來,您認為由于 AR/VR 技術的進入,音樂教育領域可能會變成什么樣子?您的愿景是怎樣的?
未來,我們能夠看到最為直觀的現象是,琴行不再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地方,而是將變成體驗、服務的地方。因為AR/VR妥善解決了地域問題,和地域差異導致的教育資源不對等的問題。
另一個就是AR/VR智能化樂器的普及,該領域我認為在將來擁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也是未來音樂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方向之一。 對于一些價格昂貴的樂器,借助豐富且靈敏的交互技術,AR/VR都可以幫助學員體驗到。
AR/VR+音樂教育的前景是無限的,中國的音樂教育市場量級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的這套系統(tǒng)要幫助更多的音樂從業(yè)者更好地去教授音樂,同時影響更多人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分享音樂,玩音樂。這是 AR/VR+音樂教育的使命,也是我們的使命。
因為 AR/VR ,在音樂學習上,讓孩子們從“愁容滿面”到“笑臉如花”,同時也讓家長們承擔更低的花費就能夠讓孩子學習到最正宗、最優(yōu)秀的音樂教程,又能夠在AR/VR 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音樂場景中感受前所未有的場景沉浸感……這將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場景啊,這又將改變多少孩子對于音樂的態(tài)度,又將改變多少家長對于音樂的態(tài)度。Nibiru&蟲鳴,用 AR/VR 構筑所有人的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