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看不上的MR頭顯,卻一次出貨200億美元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2018年11月,微軟就贏得了美國陸軍4.8億美元的合同,在隨后的兩年給軍方定制混合現(xiàn)實(MR)眼鏡,首批提供2500個改裝版的HoloLens。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還有包括 Magic Leap等多個AR公司參與軍方競標,微軟最終在爭奪中拿下了政府訂單。

這對于前三年才賣出5萬臺HoloLens的微軟來說,意義不小,一來是未來能爭取到穩(wěn)定的訂單,二來是贏得了軍方的「蓋章認證」。

在過去兩年多的合作里,微軟順利通過了試驗,直接拿下美國陸軍為期十年的「大單」:期間內合同價值將高達 218.8 億美元。這可是迄今為止 MR 領域涉及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

軍用 HoloLens|CNBC

據了解,這次微軟將向美軍供應超 12 萬臺軍用 HoloLens。美軍表示,軍用眼鏡也從原型設計轉向了生產和部署階段。那么,陸軍會用這些眼鏡來做什么? HoloLens 2單機價是3500美元,軍方近219億美元的投入,都花到了哪里?

戰(zhàn)場上的MR眼鏡,沒那么「雞肋」

過去,需要在野外以及夜間作戰(zhàn)的陸軍,一般依靠夜視鏡等增強視覺的工具來提高戰(zhàn)斗力,但由于這類設備太普及,他們在實戰(zhàn)中并不能因此獲得優(yōu)勢,也因此開始向科技公司購買新技術。這次和微軟簽下十年合同,軍方用的是「其他交易授權協(xié)議」(OTA),可以規(guī)避《聯(lián)邦政府采購法規(guī)》繁瑣且高成本的簽約程序,也從側面體現(xiàn)了軍方想快速采買增強現(xiàn)實技術的訴求。

從2018年開始,美國陸軍就和微軟合作設計「集成視覺增強系統(tǒng)」(Integrated Visual System, IVAS)。軍方的訴求是士兵戴上 IVAS 眼鏡,既能看清戰(zhàn)場實景,也能獲得來自數字系統(tǒng)的「增強」。而 MR 的特性正是能基于現(xiàn)實,疊加各種數字圖像。

而現(xiàn)在,IVAS日漸成熟。美國陸軍的官方說法是,這套IVAS支持士兵在戰(zhàn)場內外使用,無論是在戰(zhàn)場上識別目標,還是在MR環(huán)境下完成訓練。IVAS系統(tǒng)能給佩戴者顯示實時的數字信息,能夠提高士兵實地感知和臨場決策的能力。

軍事媒體Breaking Defense透露了這款由HoloLens改進而來的IVAS的功能。士兵戴上IVAS后所看到的瞄準十字線,和手中的槍瞄準器能夠無線同步;抬頭就能看到眼鏡提供的戰(zhàn)術數據,目標、友軍和威脅都能以指針標識顯示;IVAS還能從無人機、直升機、地面車輛和其他傳感器上下載實時視頻,這樣,部隊在到達地點之前就能了解情況。IVAS 還能在真實地形上模擬「消滅敵方」等場景,達到軍隊訓練和演習的目的。

CNBC的記者兩年前體驗過了IVAS原型機,據他的描述,戴上IVAS 后面前就浮現(xiàn)出來一幅「活點地圖」,無論是他所在建筑的俯瞰圖,他所在的位置,其他人的位置,他都能實時看到。當想進攻目標時,IVAS上就會顯示瞄準線及目標敵人,通過將武器和目標敵人數字化,實現(xiàn)更精準的打擊。

在煙霧環(huán)境中,軍方目前所用的夜視鏡就沒那么好用了,士兵可能會被擋住視線。所以,IVAS加入了熱成像功能。即便在無光的野外,記者在戴上眼鏡后也能看到周圍人身上發(fā)出白色亮光,即使是躲在障礙物后面的人也能被識別。

除去在戰(zhàn)場上應用,這款設備也被軍方用于士兵日常訓練中。美國陸軍副部長Ryan McCarthy說道,「我們可以收集一名士兵的訓練數據并提高他們的射擊技巧。」

比如在訓練中,士兵參加模擬實戰(zhàn),對模擬伏擊和化學武器攻擊做出反應。這種實戰(zhàn)將從各個角度被記錄下來,在訓練中產生的動作數據都會被上傳到云端,被分析,繼而在后續(xù)給士兵提供數據參考。IVAS 還能實時檢測士兵的體征,比如心率。

MR要變現(xiàn),還得to G

Edbush分析師 Dan Ives表示,這筆交易對微軟很重要,因為它表明微軟多年來投資的MR技術可以有很好的變現(xiàn)路徑。另外他還表示,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微軟和五角大樓那筆價值100億美元的云計算部署大單。畢竟,微軟能拿下219億美元,并不只是「賣硬件」,IVAS背后依托的是微軟的云服務 Azure。

2018 年,美國國防部發(fā)布JEDI(聯(lián)合企業(yè)防御基礎架構)計劃,這是一項將耗時10年、耗資100億美元的信息技術改造計劃。中標企業(yè)的任務,是改造國防部的整個IT基礎設施,創(chuàng)建一個全球可用和響應的網絡,并持續(xù)監(jiān)控漏斗和破壞。

最終,微軟在長達一年的競標中,擊敗谷歌、IBM、甲骨文和亞馬遜,拿下了這來之不易的一單。但隨后,亞馬遜對這個結果發(fā)起了猛烈的抗議:「項目評估過程的多個方面都存在著錯誤和偏見……這一項目的評估過程應該還受到了政治層面的影響,比如特朗普認為貝佐斯旗下的《華盛頓郵報》對自己進行了不利報道?!?/p>

2020年9月,國防部再次確認要將JEDI合同授予微軟,但亞馬遜仍不罷休,繼續(xù)抗議。今年2月,國防部官員向國會議員表示,如果競標糾紛遲遲無法解決,可能放棄此合約。

除了「外憂」,微軟還有「內患」。早在2018年初次和美國陸軍簽下4.8億美元的MR合同之時,近100名微軟員工發(fā)布公開信表示為軍方開發(fā) MR 眼鏡和平臺支持,「不僅是在幫他們殺人,而且還會將戰(zhàn)爭變成『模擬游戲』」。

此前拿下美國軍方訂單的谷歌,最終因員工抗議而放棄了與軍方合作的 Maven 項目,這一項目主要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軍方的無人機圖像。但微軟并沒有因員工抗議放棄訂單。

在 MR(AR)尚未成為主流之前,在微軟來說,to G是一個很誘人的變現(xiàn)路徑。除了資金之外,微軟還能拿到大量應用數據,這對于他們后續(xù)升級設備,擴展到消費者和企業(yè)市場只有利沒有弊。

來源: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