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空間定位技術(shù),HTC Vive、Oculus Rift 和PS VR三家HTC Vive略勝一籌,HTC Vive采用的是Lighthouse室內(nèi)定位技術(shù)屬于激光定位技術(shù),Oculus Rift 和PS VR屬于光學定位技術(shù),其中Oculus Rift是紅外主動式光學技術(shù),索尼PlayStation VR則是可見光主動式光學技術(shù)。從可移動性和環(huán)境兼容的角度來說,HTC的定位方案lighthouse不容易被遮擋,允許用戶可以在一定的空間內(nèi)自由移動,最大追蹤范圍可支持 15英尺 X 15英尺(約 4.57米 X 4.57米),至少需要 1.5米 X 2米的空間。而Oculus和PS VR更容易受制于環(huán)境,不允許玩家移動太大的范圍,在這方面Oculus和PS VR也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上周就有透漏關于Oculus Home應用程序自動跟新和帶寬限制的消息,而且由于帶寬的限制引發(fā)一些用戶的不滿,最近證實了這個消息的屬實性。先拋開限制帶寬的問題,而關于Oculus Rift固件更新方面,眼尖 Rift 用戶發(fā)現(xiàn),更新后可以同時連接多達 4 個 Rift 跟蹤攝像頭,但這4個攝像頭用處何在,我們來分析一下。
能夠同時連接多個跟蹤攝像頭對于新手來說或許只是多了一些特性,但對于社區(qū)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額外的攝像頭可能可以讓 Oculus 與它的主要競爭對手 HTC Vive 對抗。Vive 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其手部跟蹤控制器和“room-scale”體驗,room-scale 能夠使用走、跳、蹲,轉(zhuǎn)身等動作去探索虛擬現(xiàn)實。Rift 還無法提供與 Vive 同等級的 room-scale 空間定位技術(shù),主要問題在于遮擋。

還有今年遲些時候 Oculus 計劃發(fā)布 Touch,將為 Rift 帶來手部追蹤功能,Oculus Touch 將附帶一個額外的攝像頭,所以如果你想使用頭顯和控制器,兩個攝像頭是預期的需求簡單來說,一個攝像頭很容易造成頭顯和控制器跟蹤丟失,每增加額外的攝像頭將可增大房間的捕捉范圍。同時,額外的攝像頭將幫助減少頭顯和控制器追蹤丟失問題,這說明 Oculus 在空間定位技術(shù)上追趕 Vive又跨了一大步。
當然,這只是理論。等到真的有人掛上了4個攝像頭,并與 Oculus Touch 控制器一起測試方知效果如何,那時會更有說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