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real發(fā)新品,即刻獲得了眾多關注,許多專業(yè)的科技媒體、科技大V等都對Nreal新品Nreal Air產生了強烈興趣。百度指數(shù)顯示,在8月23日發(fā)布會后,「Nreal」一詞的搜索指數(shù)也有明顯上升。
這代表著一件事:Nreal這次是真的火出圈了。
就像當年Quest 2成了北美新街機代表著VR翻身仗的開始,拿著跟墨鏡別無二致的Nreal Air,再看看它首日1200萬元的銷售額,我不禁想:AR是不是也要走進消費端,真正行起來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體驗了Nreal Air,打算從體驗,聊聊AR「行起來」的故事。
足夠時尚、足夠便攜的Nreal Air
拿到第一眼,Nreal Air確實與普通時尚墨鏡無異,在人群中佩戴也不會有任何違和感,反而時尚的黑色和大鏡框的設計能為大部分人增添一些時尚感。僅重79g(不含線纜和鼻托)的Nreal Air,重量大約相當于一個雞蛋,這個重量還被分攤到耳朵,鼻子等多個部位,戴起來不能說輕若無物,但是比想象中的壓力小很多。

包裝中還包含三個不同型號的鼻托、一個遮光眼鏡罩、一套平光鏡片和一個便攜包。鼻托可以適應不同的鼻梁高度、遮光眼罩可以保證在強光環(huán)境下的觀影體驗、平光眼鏡可以作為配鏡的參考、眼鏡盒大小的便攜包可以輕松裝在通勤包中攜帶。這些配件大大提升了佩戴的舒適感,加強了Nreal Air本身的「方便」屬性。

技術方面,Nreal Air使用Birdbath光學方案(以下簡稱BB方案)。BB方案大致形式如下:

它主要結合包括兩種光學元件,球面鏡和分束器。如上圖所示,BB方案是把來自OLED的光投射到斜著的分數(shù)器中,分束器具有反射(Br)和透射 (Bt)特性,允許光以Br的百分比進行部分反射,分束器返回的光通過凹面鏡重定向到眼睛。BB方案的體積小、而且圖像質量高且支持很寬的FOV。
雙眼顯示屏采用索尼Micro OLED,單眼分辨率達1920×1080,F(xiàn)OV 46 度、角分辨率PPD 49像素/度、最高入眼亮度 400nit、支持3DoF。從參數(shù)上來說,Nreal Air采用了流行的BB光學方案,無論是清晰度、刷新率還是亮度、分辨率都已經是合格、甚至超出預期的水準。
Nreal Air無內置計算模塊,而是將手機作為計算單元。所以在使用時需要用線通過左邊鏡腿后的Type C端口連接手機,基本上實現(xiàn)了即插即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蘋果手機用戶還是需要配合Nreal官方適配器。同時,受限于蘋果封閉的系統(tǒng)屬性,Nreal AR眼鏡的AR應用暫時只有安卓或鴻蒙系統(tǒng)的手機可以體驗。
普通人的「大屏娛樂」好幫手
說Nreal Air的技術規(guī)格超出預期水準,那么實際體驗呢?先上結論,Nreal Air絕對是一款適合普通人的「大屏娛樂」設備。
先說說普通人。本文我們討論的普通人就是會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換句話說,比較熟悉以手機為出發(fā)點的電子設備的交互以及邏輯。
那么Nreal Air呢?第一使用感就是「即插即用」,一根通用的Type-C線,插上就能直接顯示手機里的所有內容和操作。用戶想看什么,就用手機播什么。這一點與大家熟悉的電視投屏沒有太大差別。

即便是AR功能,也只是需要用戶打開手機的Nreal App,打開AR空間功能。將手機作為「遙控器」,選取眼鏡畫面中你想要體驗的內容即可,這也與手機、智能電視的操作邏輯相吻合。

這也是讓我們頗為欣賞的一點。其實做一個擁有獨立外接計算單元的AR眼鏡,在AR行業(yè)中并不少見,少見的是把它做得「能用」且「好用」。這次Nreal Air的使用操作體驗,遠比當初第一次使用某Leap時強上許多??梢哉f,Nreal Air在操作上,不僅做到了即插即用,甚至做到了即插即「好用」,對普通人沒有什么學習成本,非常友好。
另外一點,也就是「大屏娛樂」。
在Nreal Air有兩種模式,投屏模式下就相當于是在4米遠的地方看130英寸的屏幕,AR模式下則是相當于在6米遠的地方看一塊201英寸的巨幕。
如果你不是很有概念,我們可以類比一下,130英寸的面積就大約相當于平時我們的標準乒乓球臺面,200英寸的寬有4米到4.5米,相當于一般家里主臥的面寬,大概是這樣:

▲圖中紅線的實際距離大約為4米
這個尺寸無論如何都可以說是巨幕了。
那么這樣一塊屏幕能做什么呢?我們嘗試了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類別,看電影、刷短視頻、看小說、打游戲、連Switch/iPad等等。最終的答案就倆字兒:好用。在AR模式下,還有專門開發(fā)的橫屏版快手。

▲手機版快手

▲iPad版本《王者榮耀》
那種周末窩在舒服的角落里,戴上眼鏡,不需要校正屏幕、角度、不需要拉上窗簾的直接躺著看的爽感,恐怕只有親自帶上Nreal Air才能體驗。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兩塊Micro OLED屏。
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清晰度,幾乎看不到我們會在投影、電視屏幕上看到的「像素點」,整體界面交互也比較流暢,在日常光照、燈照環(huán)境中也能保持較好的顯示效果,這就要歸功于Nreal Air采用的索尼Micro OLED顯示屏。

VR/AR從業(yè)者可能對Micro OLED很熟悉,但我們還是要解釋一下。索尼對其的定義為,通過位于硅基底的CMOS電路驅動尺寸約為10μm或更小像素的顯示器??床欢疀]關系,我們只看能看懂的,它非常小,到了μm級別。

小的好處是什么?能放在小設備里,同時并不影響性能。Micro OLED屏幕能在極小的尺寸下,保證OLED所有優(yōu)點,比如功耗低、高對比度、工作溫度區(qū)間寬、響應速度快等等。
這就不得不提到Nreal Air的色彩。在一些條件下,肉眼看到Nreal Air的色彩會比iPhone原本顯示的色彩飽和度要高一些,也就是說更鮮艷一些。整體還是與手機等屏幕展現(xiàn)出的色彩保持一致。這就能保證大部分屏幕瀏覽體驗,不會讓用戶產生「我在用一個新設備」、「我在用一個不熟悉、不成熟的設備」、「這設備有點怪」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潛移默化下讓用戶覺得這與他們熟悉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樣,從而建立用戶與AR這個品類電子產品的信任基礎。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是Nreal Air的便攜性。作為從業(yè)者,我們體驗過很多款全功能AR眼鏡,HoloLens 2、Magic Leap、聯(lián)想Mirage AR等等。但近年來,我們明顯能感覺到的趨勢就是,AR眼鏡正在突破限制,往更靠近消費級的方向發(fā)展,而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當下,便攜性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與普通墨鏡放在一起區(qū)別不大的Nreal Air
前文提到,Nreal包裝中帶有一個眼鏡盒,材質手感很好,與普通的眼鏡盒、沖牙器盒、化妝包體積差別不大,就算是時尚小包、通勤飯包也能放得下。同時,它只有79g的重量,無論是攜帶還是佩戴,都不會給人太大的壓力。

我們甚至帶著它乘坐了40分鐘的地鐵。實際體驗中,線纜并沒有造成太大困擾,跟接個充電寶差不多。這一便攜性的提升,確實降低了我們對「是否將其納入日常電子設備」這一問題的顧慮。
總體來說,Nreal Air外觀時尚,擁有比投影儀更好的便攜性和適配性,又比諸多AR眼鏡更方便上手、更貼近消費者,更重要的是,它只需要2299元,比很多家用投影儀的價格更低,從體驗感上稱得上是一款適合普通人入手的「大屏娛樂」設備。
Nreal聰明,但不是因為分體設計
對Nreal Air感興趣人,肯定看過不少測評視頻和文章,他們都說,Nreal很聰明,把手機作為計算單元,節(jié)省了算力和成本。而我想說,Nreal是聰明,但不是因為把手機作為計算單元的分體式設計。
Nreal真正的聰明,體現(xiàn)在「定位」。
不管是行業(yè)巨頭HoloLens還是愛普生等等的AR眼鏡,AR行業(yè)一直在B端、軍用等等方面徘徊掙扎。不是沒人想過要貼近消費端,但在2020年底,諸多AR企業(yè)還是認為AR想要進入消費端需要5-10年。
但Nreal AR眼鏡在國內首銷當日1200萬元的銷售額(折合眼鏡近5000臺),創(chuàng)下天貓平臺XR品類(VR/AR)單日銷量及銷售額歷史新高,且單日銷量/銷售額超天貓平臺過去60天AR/智能眼鏡品類總和。這樣的結果意味著,或許AR進入消費端不需要那么久。
為什么?Nreal Air就是定位在一款便攜、時尚、大屏娛樂、又能帶一些AR趣味的家用電子產品上。它沒有強調AR有多么與眾不同,而是著重描述它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所有電子設備沒有什么區(qū)別,一樣的方便、好用、被需要。

就像前文提到的,這樣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了消費者的心態(tài)和認知。就像投影儀從商用、教學走進千家萬戶、從上萬元變成2000余元一樣。投影儀創(chuàng)造了場景:你看仙俠偶像劇、看廢萌番、看《王者榮耀》比賽都可以躺在床上用更大的屏幕看,多舒服、多愜意。
Nreal Air也是一樣,用實際的場景體驗拉近了用戶與AR之間的距離,在不遠的未來,覺得Air好用的用戶,未必不愿意嘗試更進階、體驗更高級的Nreal X。這對于AR走進千家萬戶的夢想來說,不是更實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