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憑借著高寬頻、低延遲、海量聯網的三大優(yōu)勢,能夠帶來更加豐富的內容與應用,對于無人車、智慧城市、虛擬現實等領域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業(yè)內人士指出,全球通過5G創(chuàng)造出商品和服務的總產值,在2035年將達到驚人的12.3萬億美元。
2020年全球5G商轉已經箭在弦上,相關的前哨戰(zhàn)早已開打,中興通訊展出5G原型機,聯發(fā)科推5G數據數據芯片兌現2019年預商用的承諾,華為展示了號稱世界首款達到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Balong5G01,英特爾宣布與NTT Docomo合作打造5G東京奧運。加入的業(yè)者越來越多,商業(yè)應用也百花齊放,5G產業(yè)的未來也逐漸清晰。
目前,5G被定義作三大應用場景,首先是增強型移動寬帶,通過網絡的覆蓋、容量的提升,支持更高效的資料傳輸,例如AR、VR此類需要密集運算的體驗。其次是推進海量物聯網的應用服務,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領域,第三則是關鍵業(yè)務性服務,如自動駕駛、智慧工廠、智能醫(yī)療等等,受限于原本4G下速度與穩(wěn)定性的服務應用,都可以在5G下獲得實踐。
VR/AR:4G未熟,5G花開
今年二月韓國平昌冬奧會上,360度VR實況轉播首度啟用,觀眾可以通過VR裝置,感受從選手頭盔鏡頭所看到的沉浸式的畫面,此次轉播是韓國SK電信與三星、英特爾共同合作的一項大規(guī)模的5G商用網絡實驗。此外,還為觀眾提供了同步視角、互動時間切片、全景視角等5G應用服務,全面改寫觀賽的視聽體驗。
VR產業(yè)的發(fā)展瓶頸,在于使用者戴上VR裝置,時間一久就會產生頭暈等不適感。問題出現在技術層面,在VR世界中進行視角的轉化或是提升影像品質時,會產生非常大的數據流量,但是目前的4G網絡難以支持這樣的傳輸速率,較大的時延會讓使用者感到暈眩。
5G高寬頻、高速率、低延遲的特性,是VR技術發(fā)展的有利因素,在5G網絡的支援下,VR將呈現更即時更清晰的3D影像,在云計算的進一步加持下,VR下一步也有望擺脫線纜的束縛,走向行動化與一體化,VR廠商也開始布局VR一體機市場,Oculus、htc也都相關產品推出,為VR市場預熱。
除了大眾熟悉的娛樂領域的應用外,VR以及AR也將向其他領域深入,愛立信的一份報告指出,未來媒體、教育、工作、社交互動、旅游與零售業(yè)將率先導入VR/AR??梢灶A見到的是,在5G時代技術突破后,將產生更多的應用,VR和AR將真正走向生活。
不止是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的推手
現階段從上游的通訊廠商、芯片商、到傳統車企、運營商、網絡服務商、互聯網廠商,無人不提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汽車的想象空間堪比智能手機,Strategy Analytics預計到2025年將有3.82億臺互聯網車輛,如此龐大的數量意味著龐大的產值。
自動駕駛需要仰賴高度精確的圖像反饋與即時更新,必須具備高精度的坐標、道路坐標、道路路標、周邊物件資訊,再通過云端即時更新路況、障礙物等動態(tài)路況,用人工智能進行整理運算,最后做出正確的決策。這一系列的動作需要十分龐大的運算能力,僅靠車載作業(yè)系統,是難以完成的。這就需要借助邊緣運算與云端運算相結合,提升數據與資料的處理能力。在5G高頻寬、低延遲的支持下,有望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穩(wěn)定性和商業(yè)化普及。
現在的自動駕駛還是處在單車智能,沒有車聯網的支持,想到達到L5全場景的自動駕駛幾乎不可能,更不用提未來的智慧交通實現,車聯網是借助信息通信,實現車內、車與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云端的綜合服務,車與車之間能夠“互相交流”來避免或者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5G的商用網絡,將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的聯合。
今年2月,韓國SK電信就與本國運輸安全管理局進行合作,在5G的支持下,完成兩輛自動駕駛車的路測,這兩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行走的路途中彼此交換即時的路況咨詢、與周遭的車輛保持適當距離,感知外在環(huán)境。
而5G提供給車的想象空間還不僅限于此。豐田在今年年初的CES上展示了一個e-Palette的自動駕駛商用平臺,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系統與管理工具,Uber、滴滴、亞馬遜、必勝客都與平臺建立了合作,計劃在2020年試運行。日前,日本7-11、快遞企業(yè)雅瑪多與豐田也宣布共同開發(fā)移動便利店的計劃,e-Palette就是這個計劃的核心支撐。
另一方面,5G下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的升級,汽車的共享服務也將建議進一步進化,日產、三菱、雷諾與滴滴就在進行合作,測試一項自動駕駛共享乘車服務,EasyRide。而自動駕駛的龍頭Waymo也計劃在今年推出共享出行的服務。
工業(yè)4.0:加速智慧制造 普及未來工廠
愛立信的5G潛在商業(yè)報告中指出,對于資訊與通訊企業(yè)來說,制造業(yè)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因為現有的連接速度限制了裝置傳輸數據的能力,在5G的幫助下可以顯著減少線纜、增加連接速度,并賦予云計算的能力,能進一步實現自動化,降低成本、實現彈性生產并改善工作環(huán)境。
諾基亞與博世在去年就投入到工業(yè)物聯網的發(fā)展之中,在福布斯雜志的報道中,一座5G的智慧工廠正在成型。在這個工廠中,已經采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種感應器,打造工廠自動化環(huán)境,還導入工業(yè)機器人,進行組裝和包裝。而且未來的目標是做到無人工廠,用機器人管理機器人。而實現這樣愿景需要5G。
AT&T也瞄準了制造業(yè),制造業(yè)熱衷利用無線技術來快速重新配置生產線,生產新產品。Wi-Fi目前已經被制造商用于建立專用的無線網絡,但是Wi-Fi無法提供干擾保護與高速連線。而5G的穩(wěn)定與低延時可以為工廠帶來重大機遇,尤其是以精密儀器和操作的工廠。
而高通也推出了一款采用5G NR無線PROFINET工業(yè)以太網絡,用于工業(yè)物聯網,能夠有助于重新配置工廠,提供工廠生產力和靈活性,要求嚴格的工廠自動化應用中進行精確指揮和控制的能力。
未來工業(yè)是市場仍將持續(xù)不斷的成長,5G也將會持續(xù)為制造業(yè)賦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最后引用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et一份報告的說法,“5G不僅是4G技術的提升,而是藉由這項技轉型成為推動各個產業(yè)的變革,就像過去的印刷機、電力及蒸汽機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