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黨等了又等,終于熬到了1999元的6DoF國產VR一體機。
作為NOLO VR首款Inside-out 6DoF VR一體機,NOLO Sonic于6月1日正式發(fā)售。根據官方公布的戰(zhàn)報,NOLO Sonic發(fā)售首日便銷售爆單,在“開門紅”當日拿下京東618 VR單品銷量第一,而后更是直接開啟了預售模式,6月8日才能付款發(fā)貨(第二批),似乎1999元的價格,徹底激發(fā)了國內VR用戶的熱忱期待。
在過去的10天時間里,我們一直以普通用戶視角觀察著產品發(fā)售后的用戶體驗反饋和官方動向,同時也在思考——那個幾乎讓所有用戶都為之好奇的寬頻振動馬達,到底創(chuàng)新在哪兒了?NOLO VR又將如何圍繞它展開相應的內容布局?

基于上述,我們在日前專程探訪了NOLO VR本部——位于北京海淀清河的辦公大樓,與其產品負責人張佳寧做了深入溝通和了解,關于寬頻振動馬達的諸多疑問也就此浮出水面。
在解答關于寬頻振動馬達的疑問之前,張佳寧先做了一些關于振動馬達的科普——隨著數字科技以及各種智能硬件的蓬勃發(fā)展,用戶對于產品的交互體驗要求越來個性化,期望感受到更多元化的交互體驗設計。而視覺、聽覺、觸覺是人體對外界事物主要的感官能力,也是能夠被產品化設計出來并模擬輸出的人機交互維度。
相較于在視覺、聽覺的產品設計和應用體驗上的長足發(fā)展,VR產品觸覺的進步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預期,目前在觸覺(振動)上表現最出彩的無疑是索尼PlayStaion5的DualSense手柄,而VR產品上手柄振動反饋還遠遜于此。

作為能夠被產品化的觸覺反饋技術,在硬件表現層面上即是大家熟知的振動馬達,也被稱為振動電機,但是最科學的說法是振動激勵器。
沿襲歷史的變革,觸覺反饋產品形態(tài)被依次分為如下幾類:最早出現的振動馬達叫做ERM(Eccentric Rotating Mass)-偏心轉子激勵器,工作原理和結構是在“微驅動電機“基礎上配置偏心質量塊,當電機轉動的時候,偏心質量塊的圓心質點不在電機的轉心上,使得電機處于不斷的失去平衡狀態(tài),由于慣性作用引起振動。這一技術最早應用于一些功能手機的振動表現。
但這種馬達劣勢也較為明顯,體現為啟動、停止慢,驅動效率低下且噪音大,表現效果無法滿足精細化場景需求,且無法變頻振動,振動效果單一,同時因其內置電刷,導致工作時噪音大,且伴隨一定的可靠性風險,在隨著技術升級后,這一技術升級后的產品形態(tài)為LRA(Linear Resonant Actuator)-線性諧振激勵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線性馬達。

線性馬達摒棄了偏心轉子結構,引入金屬彈簧+質量塊的振動系統(tǒng),依據胡克定律及振動系統(tǒng)運動方程,實現了定頻線性振動,相比ERM,其響應時間得到明顯改善,同時可以通過電壓的調整實現不同振動力的輸出,從而相對的豐富了用戶體驗的振動類別。
不過,鑒于金屬彈簧的物理結構的諸多限定,線性馬達的有效振動頻率被限定在了諧振頻率在某一固定頻率f0,偏離其f0后振動量急劇衰減,從而失去觸覺反饋的效果輸出。換而言之,線性馬達為一類窄頻(單頻)振動馬達,觸覺效果很有限,在需要滿足調頻、跨頻場景的效果輸出上,表現有所折扣,并且應用調試上需要大量時間來精細調試振動頻點的反饋,這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只有較大體量公司的產品會投入大量資源來優(yōu)化和豐沛。
說到這里,張佳寧也為我們揭開了NOLO Sonic的M1手柄之所以采用寬頻振動馬達的根本原因——相較于傳統(tǒng)單頻ERM&LRA線性振動馬達的設計瓶頸,寬頻線性振動馬達能更精確發(fā)揮出虛擬VR場景的振動效果輸出,使用傳統(tǒng)線性馬達的VR手柄在用戶的觸覺體驗往往是響應慢、表現生硬、單一頻點的振動反饋,而VR沉浸感的不只是需要視覺和聽覺的提升,觸覺更是能夠提升沉浸感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手柄的振動需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寬頻響應輸出。

張佳寧表示,NOLO Sonic M1手柄所采用的的寬頻振動馬達具有頻帶寬、響應快、振感強等諸多優(yōu)點,可以為用戶提供非常豐富的觸覺體驗,精確模擬各種場景的觸感輸出,讓用戶真正體驗沉浸、細膩、豐富的觸覺交互,其關鍵性能指標與傳統(tǒng)線性馬達相比在振動系統(tǒng)的彈簧設計、阻尼設計、材料選型、制造工藝等方面都進行了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為觸覺反饋技術從原始的振動提示階段到智能觸覺反饋階段的躍升提供了絕對寬度的硬件基礎。
這在數據上也體現的較為明顯:

了解到寬頻馬達這一特性時,我們回想起在NOLO Sonic發(fā)布會前的預熱海報中,有一張海報(如下圖)曾引起過用戶猜想討論,而今再回頭去看這張海報,就十分清晰明朗了——
左側表現的就是傳統(tǒng)單頻線性馬達的振動表現,這也確實符合描述中窄頻、生硬、單一頻點反饋的特點,而右側能明顯感受到振感的升起與回落相對自然、寬廣,如果用音樂音節(jié)哆來咪發(fā)來表示,單頻線性馬達表達出來都是一個音色,而寬頻線性馬達可以精確的表達出音節(jié)之間的不同。

張佳寧表示: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用寬頻振動馬達來播放音樂,這一點與特斯拉音樂線圈有異曲同工之妙,后者通過改變線圈中電流的變化頻率,就可以控制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從而演奏出音樂,而寬頻線性馬達也可以通過調試后發(fā)出聲音、乃至音樂,這點是其他馬達根本不具備的。

從硬件表現上可以確認,這是一顆超越傳統(tǒng)線性馬達的創(chuàng)新型寬頻線性馬達,但作為VR廠商更應該清楚,一項新的技術應用在VR內容上,需要拿出讓開發(fā)者真正感興趣的適配收益來,這顆馬達所具備的硬件特點確實足夠明顯,但適配技術上還需要考慮到開發(fā)者們的實際情況。
說到這里,張佳寧開始向我們介紹,這顆NOLO VR所提供的創(chuàng)新型寬頻線性振動馬達技術SDK特點——基于音頻文件自動采樣生成的SDK。

張佳寧表示,傳統(tǒng)的線性馬達是固定的接口,需要開發(fā)人員根據游戲場景中交互的強弱來一次次調試馬達的振動效果。但無論如何調試,都只是簡單的調整馬達的振動頻率、大小和時長這三個參數。
在游戲中,一次開槍交互,從用戶扣動扳機的那一刻起,后臺向手柄發(fā)送了這三個參數,然后手柄驅使馬達按照參數振動一次。用戶整個過程能感受到的就是手柄嗡了一下,然后結束。
而在配備了寬頻振動馬達的M1手柄上,開發(fā)者只需將游戲中對應的音頻文件按照SDK的要求輸入,即可產生寬頻振動馬達獨有的振動反饋,開發(fā)者還可以通過指令要求對這個音頻文件進行重復振動以及突發(fā)停止振動。
據悉,目前Sonic的SDK支持mp3、mp4、avi、aac等數十種音視頻格式,這在傳統(tǒng)線性馬達SDK接口調試上是不可能的。此外,Sonic的寬頻振動馬達技術SDK還支持任意采樣率的自動轉換壓縮,并內置了降噪算法,振感真實自然,可設置振動大小、強弱,更支持多聲道振動獨立控制,而這一切,只需要如同播放聲音一樣,調用一個播放接口即可實現,這大大節(jié)省了開發(fā)者的適配時間。

在實際游戲場景應用上,用NOLO Sonic預載的新手引導小游戲來體現更合適不過了——拾取弩機后,另一只手抓握弩弦向后拉動,隨著拉弦的動作幅度加大,握住弩機的手柄會逐漸感到振動幅度從微弱到強烈,弩弦緊繃時的頓挫感會在手柄的寬頻線性馬達振動下能更加感受到VR游戲的逼真體驗,這與PlayStaion5的預載游戲「宇宙機器人」抓住線圈后拽的觸感如出一轍。

還有工作臺上的電鉆,抓握鍵拾取后,扣動扳機電鉆啟動,乍一看似乎沒什么驚奇之處,甚至你會覺得這就是個普通VR手柄該有的振動而已,但如果將扣住的扳機鍵稍稍松弛一些,就會發(fā)現,隨著手指力度的松弛,電鉆的聲音開始減弱,而手柄的振動反饋非常自然的逐漸減弱。

這種自然的感覺就好比踩下油門的汽車,在慢慢松弛油門后,車輛的速度是逐漸降低的,而不是突然的停止。這種順滑、自然的感覺確實跟以往VR手柄中有明顯區(qū)別,曾有知乎答主引用此類場景來表示寬頻馬達的振感反饋。
弩機上拉動弩弦緊繃后的振動表現的頓挫感、扳機扣住電鉆后慢慢松弛時的振動回落,NOLO Sonic用這兩個道具來表現配備了新技術的寬頻線性馬達的實際體驗,這在一款售價1999元的國產VR一體機中,確實是值得點贊的技術創(chuàng)新。
在理解了寬頻振動馬達技術在軟硬件上的特點和實際游戲中的表現后,我們向張佳寧提出了關于游戲內容引入的問題,畢竟這樣的寬頻線性馬達振動體驗,是需要游戲適配來呈現的。
張佳寧表示,寬頻振動馬達技術獨有的SDK能幫助開發(fā)者輕松實現振動調試和優(yōu)化,目前已安排技術人員加大力度幫助開發(fā)者進行調試,而在游戲內容引入上,正如發(fā)布會上NOLO VR創(chuàng)始人張道寧所說的那樣,“6月底,NOLO Sonic將上線20款本地游戲,年底預計將達到200款,這些游戲也有部分適配了寬頻振動馬達技術的SDK?!?/p>
眾所周知,NOLO Sonic目前市場及用戶的反饋更多是應用于Steam平臺串流VR游戲,而其主打的寬頻振動馬達又需要本地化游戲適配后才能滿血表現,那對于SteamVR上的游戲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對于這個問題,張佳寧表示——
“雖然我們與傳統(tǒng)線性馬達一樣都是接收來自Steam平臺的振動回傳數據,并且這些振動數據大多頻點單一、頻率固定,但由于我們在響應時間、振感豐富度上還是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線性馬達,故用戶在實際體驗中是能夠體驗到兩者之間振動的區(qū)別,這是在未經過SDK優(yōu)化適配下的振感表現。
另外,我們已經啟動與SteamVR游戲開發(fā)者的合作,逐漸地SteamVR平臺上的游戲也將在搭配NOLO Sonic使用時具備寬頻振動馬達的振感體驗。 ”

此外,筆者了解到,也有用戶在社群反饋目前Steam上有兩款較能夠體現寬頻振動馬達的振感反饋的VR游戲,分別是「永恒戰(zhàn)士VR」與「劍與魔法VR」。
拜訪的最后,張佳寧向我們表示:目前NOLO VR 正在面向全球開發(fā)者號召進行VR游戲移植以及寬頻振動馬達技術的適配邀請,已投入費用啟動相應計劃,鼓勵開發(fā)者對Sonic進行開發(fā)適配。
在PlayStaion5發(fā)售前,無人感受到寬頻振動馬達帶給用戶超出預期的觸覺反饋是什么樣的,而NOLO Sonic發(fā)布之前也未曾有人暢想過VR產品的觸覺反饋能有多極致。無論是PlayStaion5,還是NOLO Sonic,想要將產品可挖掘的觸覺性能去極致表現,都需要大量的游戲開發(fā)者參與,一道構建真正屬于次世代的交互體驗。
P.S.感興趣的開發(fā)者可通過NOLO VR開發(fā)者郵箱:developer-center@nolovr.com?了解更多詳細信息。
「93913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注明及回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