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想讓AR眼鏡今年就亮相,但遇到了個大麻煩…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蘋果每一次發(fā)布會和會上發(fā)布的新品都會牽動無數行業(yè)和無數人的目光。不出意外的話,蘋果將在今年秋季以線上發(fā)布會的方式正式推出iPhone 12系列新機、Apple Watch Series 6以及新iPad等一系列新品。
不過,來自華爾街的消息顯示,iPhone 12的量產時間比以往晚了一個月,同時蘋果還削減了整個下半年的產能,砍單幅度據說高達20%。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則透露,iPhone 12/12 Plus/12 Pro可能在9月進入量產,設計最復雜的iPhone 12 Pro Max量產時間可能會推遲至10月。
為了爭取更充裕的備貨時間,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蘋果今年的秋季發(fā)布會理論上存在著被推遲的可能性。不過,按照「知情人士」的最新爆料,不僅iPhone 12將在9月的秋季發(fā)布會如期發(fā)布,蘋果甚至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驚喜。
iPhone 12:被扒得精光,配置強悍價格真香
日前,國外科技爆料大神 iHacktu Pro和Komiya不約而同的在Twitter上透露,蘋果將于9月8日舉辦線上發(fā)布會,發(fā)布iPhone 12系列、新Apple Watch、iPad 以及某個版本的 AirPower;而在10月27日,蘋果可能會舉辦另一場活動發(fā)布iPad Pro、搭載Apple Silicon的MacBook(包含MacBook和13英寸MacBook Pro),甚還可能有Apple Glass!
▲iHacktu Pro在Twitter上的爆料截圖
iHacktu Pro和Komiya均表示,10 月底的發(fā)布會既有可能是線上活動,也有可能是線下發(fā)布會,這主要取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情況(目前美國累計確診人數已接近450萬,蘋果總部所在的加州是確診數最高的一州,當地疫情能否在10月趨緩,現在誰都沒有把握),而 Apple Glass 只會在舉辦線下發(fā)布會的前提下亮相。
綜合多方面消息,蘋果今年秋季將至少發(fā)布四款iPhone 12系列新機(就算傳聞中的4G版iPhone 12e確實存在,發(fā)布日期大概率也會在2021年),其中包括5.4寸iPhone 12,6.1寸iPhone 12 Plus,6.1寸iPhone 12 Pro以及6.8寸iPhone 12 Pro Max。
▲iPhone 12系列渲染圖
四款iPhone 12系列新機都將采用OLED屏幕(由京東方、LG Display以及三星提供),并采用臺積電5nm工藝的新一代A14仿生處理器以及最新的iOS 14系統(tǒng),同時還首次加入5G網絡支持(外掛高通 x55 5G調制解調芯片,據說同時支持 Sub-6GHz 和 毫米波兩種模式的網絡連接)。
▲蘋果A14仿生處理器
性能方面,根據早期曝光的A14仿生處理器Geekbench跑分成績:單核1658分,多核4612分(作為對比,A13單核1339分/多核3571分,高通驍龍865則普遍是單核900分左右/多核3200分左右)。得益于先進的5nm工藝,A14較之A13有著巨大的進步和提升,在性能提升15%以上的情況下,功耗還將減少30%,機器學習的執(zhí)行效率據說也會大幅提升。
▲A14仿生處理器的Geekbench成績
售價方面,市場調研機構UBI Research的分析師Chung Hoon Lee曾預測,5.4寸的iPhone 12將采用京東方的OLED屏幕,售價可能在600美元至700美元之間。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售價可能與前代對應產品持平,即分別為999美元和1099美元。不過,隨著京東方OLED屏幕未能通過蘋果的首輪質檢,首批5.4寸iPhone 12將采用LG Display供應的OLED屏幕,很難講是否會對定價造成影響。
除此之外,曾傳言稱「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功能可能會出現在至少一款iPhone 12新機中。這雖然與郭明錤、巴克萊分析師等的說法相符,即「蘋果可能會在2020年或2021年推出同時支持Face ID和Touch ID的iPhone」。但彭博社、華爾街日報認為,考慮到蘋果對于隱私和安全性問題的在意程度,2020 年iPhone暫時還不會加入「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這也就意味著,「劉海兒」大概率還將是全系iPhone 12的標配。
▲iPhone 12大概率不會加入屏下指紋識別
除了例行的軟硬件升級和5G網絡支持,蘋果還將為兩款三攝高端機型——iPhone 12 Pro/12 Pro Max配備LiDAR(激光雷達掃描儀)。
▲iPhone 12 Pro/12 Pro Max將配備LiDAR
對自動駕駛技術稍有了解的朋友來說,對「激光雷達」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它能以接近真實的方式構建周圍的三維地圖,從而使汽車「看見」其它汽車、樹木、道路等對象,以保障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激光雷達」大多是基于ToF(Time of Flight)技術,即通過測量光從發(fā)射、到達物體表面再反射回來的總時間,結合已知的「光速」,計算即可得到被測物的距離。與結構光依靠視差關系和空間三角計算的原理不同,ToF測距依靠的是時間維度的測量,因此在器件結構上ToF模組可以設計的非常緊湊。
▲iToF與dToF的測量法示意圖
ToF現有的技術路線中又包括iToF(indirect ToF)和 dToF(direct ToF)兩種方案。
iToF方案并不直接測量飛行時間,通常做法是把發(fā)射的光波調制成一定頻率的周期性信號,通過測量發(fā)射信號和該信號經過被測物反射回來到達接收端時的相位差,間接計算出光的飛行時間。
iTOF的優(yōu)點是原理、集成較簡單,技術較成熟;缺點是精度偏低,隨距離下降嚴重,功耗大,易受干擾。目前,華為、OPPO、vivo等廠商普遍采用此方案。
dToF方案則通過計算光子飛行的兩段時間差來計算距離。相對iToF來,dToF的發(fā)射端通常使用納秒甚至皮秒級的短脈沖激光,此外dToF需要探測器在光子到達時刻立刻做出反應,因此接收端通常選擇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或者APD(雪崩光電二極管)這類適合進行事件記錄的傳感器。
dTOF的優(yōu)點是測量精準、響應快速、低功耗以及多物體同步檢測準確。缺點是工藝較復雜,集成難度高。蘋果的LiDAR所采用的即是這種方案。
AR眼鏡:10月的線下發(fā)布會亮相?可能由不得蘋果
蘋果在積極布局AR早已不是秘密,但對于硬件層面的進展以及何時發(fā)布等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其現任CEO蒂姆•庫克和他的內部人士才知道。
過去的幾年,蘋果表現出對AR的濃厚興趣,蒂姆•庫克甚至預言AR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風口。蘋果通過ARKit和RealityKit等開發(fā)平臺,Reality Composer和Reality Converter等創(chuàng)新工具,以及配備LiDAR激光雷達掃描儀的iPad/iPhone等硬件全面展開布局。
不僅如此,蘋果通過大量收購AR/VR相關技術公司,包括Metaio、Flyby Media、SMI、PrimeSense、Vrvana、Akonia Holographics、NextVR等,涵蓋交互、光學、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傳感器等諸多領域,掌握了AR眼鏡、光波導、交互以及三維內容構建和呈現等諸多專利。
▲蘋果近5年收購的公司(by創(chuàng)業(yè)邦)
當然,曝光出來收購的顯然只是蘋果整個計劃中的冰山一角,畢竟對于市值超過1.6萬億美元,手握數千億美元現金流的超級科技巨頭來說,收購規(guī)模相對較小的技術公司,完全可以任性的「買買買」,只要這些技術對蘋果來說有價值。
那么,緊鑼密鼓的密謀了那么多年之后,蘋果AR眼鏡究竟何時正式發(fā)布?業(yè)界普遍預測是在2021-2022年
我們此前曾分析過:目前來看,最大的可能就是蘋果同時在開發(fā)兩款頭戴式產品——2021年或2022年正式發(fā)布的「過渡性」AR/VR頭戴式設備,以及2022年或2023年發(fā)布的「成熟的」輕便型AR眼鏡,前者或許與Oculus Quest類似,后者則是基于蘋果第一代5nm或3nm智能眼鏡專用芯片的AR眼鏡。
▲蘋果AR眼鏡會在10月底迎來亮相嗎?
蘋果AR眼鏡(Apple Glass)是否會如iHacktu Pro和Komiya爆料中所說的那樣,在10月底的發(fā)布活動中迎來亮相?
理論上講當然存在可能,而且可能性還不小,畢竟根據The Information前不久的報道,蘋果AR眼鏡關鍵元件之一的「半透明鏡片」已經通過了原型設計進入試生產階段。這意味著,蘋果AR眼鏡的產品設計已經鎖定,剩下的工作就是驗證其是否適合規(guī)?;慨a。
在這種情況下,借著憋了一年終于能召開線下發(fā)布會的機會,在臨近發(fā)布會結尾時酷酷地說一句「One more thing」,然后帶來最大的驚喜——Apple Glass工程機或原型機……這顯然合情又合理。
▲蘋果AR眼鏡的產品設計已經鎖定
不過,現在問題的關鍵已經不是蘋果到底有多大意愿讓AR眼鏡今年就亮相,美國目前的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且絲毫看不到好轉跡象,在這個大麻煩面前,能否舉辦線下發(fā)布會誰都沒把握。距離10月27日,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耐心等著便是了。
▲站在風口上,豬確實可以飛起來
很多人應該都記得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那句經典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道理確實沒錯,但如果不能努力長出“小翅膀”,風頭一過,「飛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
對于那些抱著「體驗好壞不重要,忽悠多少算多少」態(tài)度的“飛豬”們來說,不管蘋果AR眼鏡是否會在10月底如愿亮相,一個不爭的事實都是:狼,真的快來了。
「塵埃落定前,一切都未成定論;誰將留名青史,一切言之尚早。
——鮑勃·迪倫」

【93913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注明及回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