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作為一年一度的盛典,TGA(The Game Awards)堪稱是游戲界的「奧斯卡」。每年的TGA都會對過去一年發(fā)售的游戲進行匯總和總結,并評選出多個類別的獎項,而其中最重磅的獎項,無疑是GOTY(Game Of The Year)——“年度最佳游戲”。
今年獲得TGA“年度最佳游戲”提名的游戲共有6款——「黑帝斯」、「毀滅戰(zhàn)士:永恒」、「最后生還者2」、「動物森友會」、「最終幻想7:重制版」以及「對馬島之魂」。從游戲品質來說,這幾款作品的入圍絲毫不令人意外,但是曾在上半年掀起一股VR熱潮的「半衰期:愛莉克斯(Half-Life: Alyx)」沒有能夠出現(xiàn)在提名名單中,無疑令人感到十分遺憾。

「半衰期:愛莉克斯」是由V社開發(fā)的“半衰期”系列游戲正統(tǒng)續(xù)作,如果算上V社前期一些廢案的研發(fā)時間,總開發(fā)歷程長達8年之久,絕對算得上一部精雕細琢的VR游戲。為了給玩家們帶來更加優(yōu)秀的VR體驗,不以硬件見長的V社甚至研發(fā)了兩代頭顯——Vive以及Index,以期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VR以及「半衰期:愛莉克斯」的魅力。
無論從研發(fā)投入、制作耗時還是最終游戲的品質,「半衰期:愛莉克斯」都是當之無愧的VR領域的3A大作之首,其對于VR的意義絕不亞于當年「半衰期」開創(chuàng)FPS結合敘事這一全新的游戲類型。正是因此,「半衰期:愛莉克斯」自上市以來受到了相當多玩家的喜愛和追捧,其中甚至不乏一部分玩家認為,今年TGA,「半衰期:愛莉克斯」必然在“年度最佳游戲”提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望最終抱得大獎而歸。
然而現(xiàn)實是,「半衰期:愛莉克斯」并沒有能夠獲得“年度最佳游戲”提名,僅僅獲得了“年度最佳VR游戲”等其他4項提名,因此網(wǎng)絡上也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對于「半衰期:愛莉克斯」究竟是否達到了“年度最佳游戲”提名標準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年度最佳游戲提名標準是什么?
有一批玩家認為,TGA作為游戲界知名度極高的評選,其評選過程不夠透明,評選標準模棱兩可,才導致了「半衰期:愛莉克斯」的落選。
甚至有知乎網(wǎng)友@小c901編排了段子來調侃TGA的提名:
玩家:為什么TGA2020年度游戲提名沒有半衰期?
評委:因為他銷量不夠高
玩家:那為什么每代銷量都破千萬的刺客信條沒有提名,賣到今天銷量才500W的對馬島之鬼提名了?
評委:因為刺客信條不夠創(chuàng)新
玩家:那為什么和前作相比沒有明顯進步的動森提名了?
評委:因為它非常熱門
玩家:那為什么熱門到登頂了全球手游排行榜的原神沒有提名?
評委:因為它質量不夠高
玩家:那為什么質量極高,玩家和媒體評分均爆炸,幾乎改變了VR游戲格局的半衰期沒有提名?
評委:因為它銷量不夠高
其實,核心還是在于,銷量到底是否影響“年度最佳游戲”提名呢?或者說,「半衰期:愛莉克斯」的銷量真的很差嗎?
首先,銷量絕不是TGA“年度最佳游戲”提名的首要因素,2018年的提名游戲「蔚藍(Celeste)」在提名時銷量低于50萬份,獲得提名后被大眾知曉,銷量才又增長了一波最終突破百萬銷量。而2019年的提名游戲「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特別版」以1571萬的銷量依然落選最終大獎,也從側面說明了銷量對于游戲的提名和獲獎影響很小。
其次,根據(jù)PlayTracker的估算數(shù)據(jù),「半衰期:愛莉克斯」的玩家數(shù)量約為120萬人,活躍用戶67.3萬人,雖然相比去年的大獎得主「只狼:影逝二度」同期超過380萬的銷量要低上不少,但考慮到「半衰期:愛莉克斯」的入門門檻以及Steam VR獨占的原因,這樣的銷量成績已然足夠優(yōu)秀。

那究竟什么樣的游戲才配TGA“年度最佳游戲”提名呢?
TGA官方給出的年度最佳游戲評選標準是:
通過創(chuàng)意與技術提供了絕對最佳體驗的游戲。
如果單純按照這一標準來看而忽視媒體票選可能帶來的結果偏差,「半衰期:愛莉克斯」毫無疑問完全夠得上提名的資格。

「半衰期:愛莉克斯」落選是因為VR小眾嗎?
我們必須承認一點,VR游戲直至目前都依然非常小眾。
設備笨重、暈動癥嚴重、內容與平臺高度捆綁、價格昂貴,所有這些因素,都是VR觸及更廣泛消費者的障礙,即使Index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大大推動了消費級VR頭顯的發(fā)展,為行業(yè)樹立了標桿,但依然沒有徹底擺脫這些因素的掣肘,我們也無法拋開硬件來單獨談論「半衰期:愛莉克斯」這部作品是如何優(yōu)秀。
另外,面對Steam 2100萬的活躍用戶,VR僅僅200萬左右的裝機量顯得十分單薄,更不用提Steam平臺也只不過是眾多游戲平臺中的一個,其總的體量也無法與PS和Xbox這類歐美更加流行的游戲主機相媲美。

然而,小眾卻不是也不應該成為TGA“年度最佳游戲”將優(yōu)秀作品拒之門外的原因。
自從2016年起,TGA為VR游戲設立了專門的獎項——“年度最佳VR游戲”,如果說那時VR游戲確實在多方面都無法與主流游戲抗衡,需要予以區(qū)分以鼓勵VR游戲的發(fā)展,那么今天當「半衰期:愛莉克斯」已經(jīng)有了和主流游戲掰一掰手腕的能力,也不應當依然將其限制在VR這個單獨的品類中。歷屆年度最佳游戲提名者中也不乏小眾游戲,例如前文提到的「只狼:影逝二度」是高難度硬核動作游戲,「蔚藍(Celeste)」是平臺跳躍游戲,17年獲得提名的「Persona 5」也并不能算一款普世的RPG,依然相對小眾。

IGN的編輯以及TGA創(chuàng)始人都在推特上對「半衰期:愛莉克斯」的落選做了解釋:
“年度最佳游戲”的提名是由全球95家媒體共同投票評選出來的,由于大部分媒體沒有做過「半衰期:愛莉克斯」的評測,甚至連VR設備都沒有,自然就被傳統(tǒng)游戲平臺的其他游戲擠了出去。
以國內受邀游戲媒體為例,除游民星空外其他媒體都沒有進行過「半衰期:愛莉克斯」的相關評測,國外媒體也是同樣的狀況,對比Metacritic評分參考的游戲評測以及TGA媒體評審團95家媒體名單,你就能夠發(fā)現(xiàn)端倪。

都2020年了,居然這么多游戲媒體依然沒有VR設備導致無法評測「半衰期:愛莉克斯」?這樣的現(xiàn)實可以說是非常魔幻了。
今年,「半衰期:愛莉克斯」和Quest 2相繼上市銷售,給VR行業(yè)消費市場的從業(yè)者們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有了優(yōu)秀的游戲和硬件,但如何將VR的影響力擴大到傳統(tǒng)游戲圈卻似乎是我們先前未曾考慮過的問題。如果連傳統(tǒng)游戲媒體對于VR都知之甚少,普通消費者又如何去了解VR游戲已經(jīng)達到什么樣的水準呢?對于掌握了話語權的游戲媒體來說,流量才是他們最關心的,用戶總量還很小的VR游戲絕對不會是他們首要關注的領域。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半衰期:愛莉克斯」甚至沒有入選TGA“年度最佳游戲”的提名。
正如一些玩家的看法,也許若干年后,「半衰期:愛莉克斯」已經(jīng)載入了游戲的史冊,因為它開創(chuàng)了VR游戲的一個嶄新時代,但TGA卻已埋沒于歷史的塵埃?!赴胨テ冢簮劾蚩怂埂箍赡艿拇_不需要TGA來證明自身,但與其失之交臂卻注定是一種遺憾。
寫在最后
玩家群體中也有一些人持“陰謀論”的態(tài)度——之所以不讓「半衰期:愛莉克斯」入圍,是為了讓「最后生還者2」能夠順利的拿到大獎。不得不說,「最后生還者2」是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其故事內核處處遵循的「政治正確」,讓游戲劇情的風評走向了兩個極端。但因此就猜測「半衰期:愛莉克斯」的落選是因為黑幕,卻也過于偏激。

▲左:G胖 右:Geoff Keighley
在這里,我還是想提一嘴TGA的創(chuàng)始人Geoff Keighley。他是一名加拿大人,曾經(jīng)從事過電子游戲新聞工作和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在GameSpot網(wǎng)站時曾為V社發(fā)行的「半衰期」、「半衰期2」、「傳送門2」撰寫過Final Hours系列幕后故事,和G胖也有很好的私交,但已經(jīng)封筆多年。今年「半衰期:愛莉克斯」發(fā)行后,Geoff Keighley破天荒的又推出了新的「半衰期:愛莉克斯-Final Hours」電子書,里面詳盡的記錄了「半衰期:愛莉克斯」的誕生歷程,足見他本身對于這款游戲的喜愛。

限于評選規(guī)則,Geoff Keighley并沒有權力決定哪款游戲能夠最后入圍TGA年度最佳游戲的提名,但相信大家對于「半衰期:愛莉克斯」沒能入圍的討論,也許能給Geoff Keighley帶來些許觸動,促進TGA改進VR游戲的評選機制,讓更多的游戲媒體能夠深入的接觸優(yōu)秀的VR游戲,給與這些杰出作品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TGA年年有,但「半衰期:愛莉克斯」不常有,VR游戲現(xiàn)在缺少的正是面向大眾發(fā)聲的專業(yè)渠道。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非洲經(jīng)濟學家Dambisa Moyo曾在其「dead aid」一書的結束語中如是寫道,簡潔卻發(fā)人深省。以現(xiàn)在的角度看,種下理想的決心最佳時機是十年前;但以未來的角度看,現(xiàn)在亦是"最好的時機”。
所以,為何不從現(xiàn)在開始,協(xié)力打造一個專屬VR的獎項,搭建一個鏈接優(yōu)質資源、推動產業(yè)發(fā)展的平臺呢?

【93913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注明及回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