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里的各位最近應該都被刷屏,谷歌和蘋果放出了消息,雙方都可能要推出一款新的AR/MR眼鏡,Meta也幾乎同時曝出Project Cambria MR眼鏡視頻。
其實可以看出,這三家之間的競爭早已暗流涌動,瞄準VR/AR的龍頭地位。但聰明的中國人知道從歷史中學習經驗,當龍頭很難,三分天下才是更常存在的「流程」。那么,谷歌、蘋果、Meta這三家能成VR/AR行業(yè)的「御三家」嗎?
谷歌蘋果Meta,新品箭在弦上
先來集中看看這谷歌、蘋果和Meta這三家將要推出的新品是什么。
谷歌在5月12日的I/O大會上發(fā)布了一個驚喜,全新的谷歌AR眼鏡。眼鏡通體黑色,外觀看起來與我們流行的黑框眼鏡并無差別。不知道是不是隱私PTSD,這一款眼鏡并沒有像之前的Google Glass一樣搭載攝像頭,當然也失去了拍照等功能,可以說是轉向另外一個領域——翻譯。

在介紹視頻中,用戶只需要戴上谷歌眼鏡聽他人講話,對應的文字信息就會實時顯示在眼前。視頻所展現(xiàn)的重點是,任何不同語言的人,都可以通過谷歌AR眼鏡達到實時、無障礙溝通。比如,聽障母親可以使用谷歌AR眼鏡聽懂女兒的話,并且給予實時、自然的反應。
在這條一分多鐘的視頻下面,有眾多聽障人士的回復:

他們有的單耳失聰,有的是在嘈雜環(huán)境中難以聽清楚他人講話,谷歌AR眼鏡的到來,能夠幫助他們降低溝通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需要再要求他人學習手語或不斷重復,能夠像谷歌希望的一樣,更自然地溝通。這一點也讓谷歌新款AR眼鏡被許多業(yè)內人士看好,不過目前相關消息只有一個一分多鐘的宣傳片,清晰度、續(xù)航、材質、系統(tǒng)等等影響使用的信息暫未可知。
蘋果新MR頭顯的爆料與谷歌完全相反,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定價超2000美元、由索尼提供的4K Micro-OLED、200-300g左右的重量、支持手勢眼動等等交互、14個攝像頭搭配RealityOS系統(tǒng)(甚至已經注冊了相關公司)……這一大串參數(shù)足以讓人們幻想出一個超時代的MR頭顯(點擊此處查文章《超2000美元的蘋果MR頭顯,能掀起消費市場的「巨浪」嗎?》),并且認為將在今年6月的WWDC上發(fā)布。但實際上,對于它長什么樣,還是停留在這張廣為流傳的渲染圖:

不過就在撰稿日,著名分析師郭明錤發(fā)布消息潑了一盆冷水,他認為,蘋果不會在今年的WWDC上發(fā)布頭顯,理由為還未準備好進入量產階段,同時競爭對手已經準備好在蘋果正式上架之前大量「山寨」。
關于蘋果MR頭顯的消息這幾年屢見不鮮,不由令人想到一部電視劇官宣演員陣容之前,到處都是流言蜚語稱某演員要出演以增加電視劇關注度的「溜粉」操作。
Meta公布新頭顯Project Cambri的方式是讓CEO親自試戴……Meta作為這三家唯一一個創(chuàng)始人仍然說了算的公司,宣傳起來顯得更隨心所欲。宣傳片中顯示,小扎佩戴Cambria在辦公室里與虛擬寵物進行了各種互動,包括撫摸、抓取等手勢交互看起來十分流暢,可以推斷其并不是Quest系列的續(xù)作,而是一款MR眼鏡。

根據(jù)各方情報和推測,Project Cambria內存8G、256GB存儲空間、可能會搭載自研芯片、雙micro-LED、120HZ刷新率,功能方面配有手勢識別、可能有面部識別和眼動追蹤。
在我們的判斷來看,谷歌和蘋果的產品看起來更「不現(xiàn)實」,而Meta的產品更像是在現(xiàn)有產品和技術上的升級(包括宣傳片里展示的游戲,看起來都和現(xiàn)在的游戲更接近),三者的話,Meta生產方面不出問題很可能是最先推出的那一個。
谷果書對應魏蜀吳,VR天下真得三分?
仔細看看,這谷果書三家在VR里,還真有點魏蜀吳的味道。
孫權手下能人眾多,十分擅長帝王制衡之術,能讓周瑜為自己所用,雖然說沒有扯什么大旗,但也給自己管理下的百姓相對富足的生活。谷歌就有點孫權的風格,旗下表現(xiàn)出色的產品眾多,也一直給了用戶非常優(yōu)秀的體驗,吳國有點錢還能去趟琉球,那谷歌有點錢這不就來做MR了嗎?

說到魏國,大家一定能直接聯(lián)想到曹操,他雄韜武略、文采斐然,特別是他知人善用且敢于挑戰(zhàn)權威,蘋果在這一點上與之魏國更像。請回喬布斯。在大家都用按鍵手機時,蘋果打出了一款「滑滑滑」就能用的全觸屏手機,而這一次在谷歌和Meta都有實際相關產品的時候,遲遲不發(fā),外界都認為其憋著大招。

Meta像蜀國。它善于利用互聯(lián)網,為自己的立場和目的增光添彩,就像劉備打出興復漢室一樣。同時Meta還很會配合自己立足的根本「用戶」和「開發(fā)者」,為他們爭取利益,贏得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當然這只是一個淺薄三國觀眾的酸笑話。平心而論,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這谷歌第一季度凈利潤164.36億美元、蘋果第一季度凈利潤346.30億美元、Meta第一季度凈利潤74.65億美元。與他們同臺競技的是諸如華為這樣以技術打底的全球級企業(yè)(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查查各家的財報,這里我就不多說了)。重點是,這幾家在財力是十分雄厚的。
再看看人才方面,谷歌去年底成立Google Labs,規(guī)模約為700人,負責AR/VR,全息視頻通話等等創(chuàng)新項目研發(fā)。據(jù)當時的報道稱,有超過半數(shù)專門負責AR項目,其中不乏在谷歌就職十多年的老員工、來自哈佛劍橋的高材生,還有我們熟悉的光場相機Lytro公司CTO等等等等。

蘋果早在2015年就開始組建團隊,現(xiàn)在陣容包括前硬件工程主管、前Magic Leap工程師、前Oculus研究專家、前NASA專家等等。Meta的情況與蘋果類似,有專門的Reality Labs部門,2021年3月,The Information的一份報告稱,Meta有約10000人在從事 VR/AR 工作,占當時公司員工的17%左右。
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說了,這三家各種收購VR/AR技術過硬的企業(yè),Meta撒錢鋪生態(tài)、扶持開發(fā)者等等。列舉這么多,也只是想說明,谷歌、蘋果和Meta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物力方面,都是有成為「御三家」的可能的。
MR行業(yè)英才輩出,「御三家」為時尚早
我知道,看完上面的結論,你可能有很多問號,VR/AR才發(fā)展到哪兒,怎么就「御三家」了,任天堂一開始也是小公司??!
確實,即便是谷歌、蘋果和Meta這三家在紙面實力上數(shù)一數(shù)二,但成為御三家為時尚早。
其實索尼一直在競爭行列里,不過這哥們兒不爭氣,PSVR2一直不上市,VR游戲上也是持續(xù)給勁,沒給兄弟們整點勁爆的,導致這幾年關注度沒有前面這哥仨高,但口碑、玩家基數(shù)和硬件實力上,索尼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回看國產,也有開始逐步趕超的跡象。Pico從Neo3開始,口碑逆襲,特別是在玩家社區(qū)中,已經成為與Quest 2比肩的國產VR硬件。小派、大朋、愛奇藝等品牌在自己的領域也成為了兼具實力和品味的佼佼者。AR就更多了,像亮亮視野、Nreal、Rokid等等都在技術、生產、落地方面取得了很多進步。
平時都說除了仰望星空,也要記得腳踏實地,在MR行業(yè)里也一樣,只要腳踏實地的企業(yè),步子邁得小一點又何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