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微軟和小米的VR野望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在即將過去的金秋十月,微軟和小米都不約而同的推出了自己的VR產品,這兩家企業(yè),一家是大洋彼岸的行業(yè)巨擘,有幾十年的軟硬件開發(fā)經驗和全世界民用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統Windows。
而另外一家則是以生產性價比高的安卓智能手機起家,簡化手機銷售生產鏈,涉足數碼、白家電等諸多消費電子領域的本土明星企業(yè)。
無論是從企業(yè)性質還是企業(yè)量級,兩者都不能同日而語,而之所以將兩者放在一起來對比,則是因為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IT互聯網領域兩種勢力:國際巨頭與本土地頭蛇。
從某種角度來看,微軟和小米在對待VR這個新鮮事物的態(tài)度,則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企業(yè)思路。
微軟:巨頭的驕傲下的改變和堅持
北京時間十月二十六日晚,世界再次聚焦到了微軟2016年的新品發(fā)布會,可以說,這幾年,微軟的新品發(fā)布會越來越受到了普通消費者的關注,主要的原因就是微軟開始發(fā)布一些可以稱的上是“黑科技”的硬件產品了,從前年的Surface Pro、到去年的Surface Book可以說是聚焦了全球消費電子媒體的目光和歡呼,而今年的新品發(fā)布會上,微軟更是再接再厲,推出了一體機Surface Studio,然而在這場風光無限的發(fā)布會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微軟順便發(fā)售了一臺299美元(人民幣2100元左右)的VR設備。
圖:Surface Studio 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
這臺VR設備宣布不需要高配電腦,只要筆記本就能流暢運行,還擁有Inside-out空間定位系統、6自由度追蹤功能這樣領先于行業(yè)的科技。
圖:微軟的VR眼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隨后,這個消息迅速的傳遍的全球的虛擬現實行業(yè),業(yè)內人士紛紛為之驚訝,主要原因是因為微軟在之前一直在VR(虛擬現實)領域沒有太多的動靜,給媒體和消費者的影響則是在AR(增強現實)領域的突飛猛進。
圖:微軟HoloLens,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民用消費級別AR設備了
微軟的AR產品Microsoft HoloLens是目前全球最強大的AR設備,和其他只限于原型機和技術演示的同類型產品不同,HoloLens已經進入了商業(yè)銷售和發(fā)行階段,面向的主要用戶是企業(yè)用戶。
在HoloLens的光環(huán)下,微軟很少對于VR領域給予過多的關注—起碼對于外界的媒體來說是這樣的。先前在外媒對于XBOX ONE下一代產品是否會對VR游戲給予支持的提問之中,微軟甚至回答會和Oculus VR公司合作。全然沒有老對頭索尼的決心和毅力。
再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輿論和媒體都在默認微軟只專注AR領域的進步和發(fā)展,甚至曾有國外科技博客用例如《微軟谷歌不屑VR、專注AR領域》的新聞進行報道。
圖:微軟的CEO薩蒂亞·納的拉
在2016年微軟新品發(fā)布會之前一周,微軟CEO薩蒂亞·納的拉曾經發(fā)言表示稱:“微軟已經錯過了智能手機,絕不會在錯過AR和VR。”在發(fā)言中,他表達了類似微軟全息眼鏡Hololens就可能成為一款基于混合現實(MR)技術的“終極計算機”。這樣的想法,但是也沒有透漏關于微軟新的VR產品的消息。
然而當微軟發(fā)布會上公布了這款連名字都沒有的VR設備的同時,大家還是驚訝的發(fā)現,微軟并不是在VR領域毫無建樹,他們還是做了很多,甚至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有媒體這樣評價道:
圖:HTC Vive和Oculus Rift是目前最好的VR設備,但是卻面臨著價格昂貴,占地面積太大等問題
“微軟用299美元的價格和6自由度追蹤技術嘲笑了包括HTC Vive和Oculus Rift在內的所有VR設備制造商,我用更低的價格做出更好的設備。”
雖然這樣的評價有失偏頗,但是如果微軟能實現他的許諾,那么這款產品確實能解決目前高端VR設備中用戶一個痛點,即是用戶不需要在騰出一個專門的空間來架設定位器。并且更低的價格和更低的電腦配置要求也能有利于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普及。
我們還要注意到,在這次的發(fā)布會上,微軟不是簡簡單單的公布了設備,而是宣布這款設備會和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宏碁等諸多的老品牌電腦生產商進行合作生產。這意味著微軟的目標其實是想打造一個基于VR行業(yè)的微軟生態(tài)鏈。
如果你還不能明白微軟的野心,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比喻:
圖:pc和windows可以說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
現在,微軟的這個VR頭盔以及標準,就類似電腦行業(yè)的PC兼容機標準,類似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宏碁這樣的硬件廠商,按照標準制造設備,兼容運行微軟的VR操作系統后加入微軟的生態(tài)。就如同現在電腦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電腦都是PC兼容機,運行Windows的操作系統一樣。
而微軟得到的則是對于整個VR生態(tài)的上游控制和掌握,這也是微軟在計算機行業(yè)所占據的位置的VR行業(yè)再現。
圖:比爾·蓋茨建立的偉大商業(yè)帝國延續(xù)至今,龐然大物卻步履蹣跚
微軟無疑是一個偉大的企業(yè),但是從建立到現在,也錯過了太多太多的幾乎,互聯網的興起、即時通訊、社交網站、智能手機……我們能列舉出太多太多,但是他依然能屹立不倒,所依靠的就是整個Windows生態(tài)體系的紅利,所以我們也很能理解處于微軟的角度對于VR,AR這個領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首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微軟有這個技術和經濟實力在所有的領域都研發(fā)出優(yōu)秀的產品。
其次,微軟是不會單盯著整個行業(yè)某一個點的,要做,我們就做整個生態(tài)和體系,我們一定要建立的自己的生態(tài),將其他廠商和產品納入我們的生態(tài)體系。
站在微軟的角度,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甚至是微軟唯一的選擇,他們不是不可以選擇其他的道路,但是他們是微軟,一個縱橫IT屆的老大帝國,所能選擇的只有這樣的大而化之的戰(zhàn)略,這就和我們生為中國人命中注定就要擁護統一復興民族一樣,是作為一個龐大勢力的無奈和宿命。
然而,現階段的VR行業(yè)和幾十年前的計算機行業(yè)面臨的情況截然不同,想做大的企業(yè)也不止微軟一家,谷歌的白日夢平臺(Daydream)雷蛇的OSVR等等VR平臺都在抓緊時間跑馬占地,微軟在這方面其實并不占優(yōu)勢。
微軟的龐大既是他的優(yōu)勢也是他致命的不足,雖然擁有更多的資源,但是卻未必能被全部調動,大公司病造成的效率底下、推諉、意志不堅定和對于盈利和利潤的追求很有可能毀掉整個項目,所有的一切,都要看微軟能夠拿出怎么樣的決心和意志了。
小米:本土企業(yè)的銳意和保守
在著名的問答網站知乎上,曾經有用戶表達了對于小米的推崇,大意是,正是有小米手機最開始的高配低價的高性價比戰(zhàn)略,才使得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普及程度加快。因為小米,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開始整體的降價,所以有更多的人用的起智能手機,現在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移動游戲熱潮也要感謝小米。
這個觀點是不是完全的正確,但是這里面有一點是沒有錯的,小米確實是以高性價比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的,小米由此成功,這也成為小米的企業(yè)基因。
圖:小米VR玩具版
圖:小米VR正式版
所以當小米VR玩具版49元的價格和小米VR正式版199元的價格發(fā)售的時候,大家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和微軟不同,小米從來就沒有想在AR領域有什么發(fā)展,他一開始就是蹦著VR領域去的,而且面向的也是中低端的移動VR市場,從一開始的小米VR玩具版到十月份發(fā)售的小米VR正式版,小米的思路一直很清晰。
圖:小米VR玩具版的面料宣傳引發(fā)了很大的爭議
先發(fā)售的小米VR玩具版,對于小米來說更像是一次試探,一次對于VR領域的投石問路,也是小米VR實驗室建立的一次作業(yè),雖然在當時小米VR玩具版宣傳面料等一系列行為遭到了大多數媒體的嘲笑,但是還是以足夠低的價格賣出了20多萬套。
圖:三星的Gear VR可以說是最好的移動VR設備
而剛發(fā)布的小米VR正式版,才是小米在VR領域的重頭戲,小米VR正式版的思路和三星的Gear VR很接近:針對自家手機專門優(yōu)化的頭盔+自家旗艦手機+操作系統的底層優(yōu)化+封閉的VR生態(tài)。
圖:約翰·卡馬克可以說以一己之力開創(chuàng)了FPS這個游戲類別,他為三星做了Gear VR的底層優(yōu)化
但是和三星不同,小米沒有辦法請來聞名世界的卡馬克專門優(yōu)化自家手機的底層架構,也沒有一條世界領先的OLED屏幕的生產線,更沒有辦法使用Oculus VR已經成熟的生態(tài)系統。
圖:谷歌的Daydream
所以在小米公布自家的小米VR正式版使用MIUI VR平臺之前,大家都認為小米VR正式版會使用谷歌的白日夢平臺(Daydream),畢竟,谷歌有更強的號召力,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成熟的技術。
圖:MIUI VR
但是隨著MIUI VR平臺的公布,我們也看到,小米已經不愿意將關鍵的技術交由他人了,小米手機使用的是安卓系統這是無可奈何,但是小米絕對不愿意連VR的生態(tài)都交由他人掌握。
然而,我們也相信,小米應該明白自己的生態(tài)平臺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沒錯,就是內容的生產,長久以來,不重視內容生產的平臺都只有死路一條,從無例外。
而內容的生產,就不是小米一家能夠做到的,可以說是需要整個生態(tài)體系上下游一起來努力運作,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能做到的,而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小米在這個領域的動作。
那么,是什么造成小米這樣重視硬件,自己開發(fā)生態(tài)系統,卻又似乎有所保留的現狀呢?
筆者認為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小米VR定位策略不同:
相比于其他的VR產品,小米VR本身更多還有一層任務,就是給予小米手機用戶更多的選擇和附加的價值。用戶在使用小米的手機同時,能以廉價到遠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的價格購買到遠超過其他國產山寨手機用戶體驗的VR產品,這對于小米手機來說,無疑是一大宣傳的優(yōu)勢和亮點。
小米重視生態(tài)系統的基因和安卓系統的特性:
這點說起來比較的拗口,理解起來也比較的繞,解釋起來就要從小米的發(fā)展史說起:熟悉小米公司的同學都知道,小米并非一開始就直接生產手機,而是從定制安卓系統的ROM開始的,他們做出來被稱為是安卓系統做好的ROM系統MIUI,正式靠著這個及其優(yōu)秀的定制系統,小米才收獲了大量用戶的好評。這些用戶也是小米的第一批種子用戶和忠實擁泵。
圖:MIUI可以說是小米成功的關鍵
而由于安卓系統的開放性,小米不需要擔心系統生態(tài)的建設,在原生安卓系統上運行的APP也絕對能在MIUI上運行,不會說基于安卓的APP只能在某個定制系統上才能運行的情況,也就是說,小米當時只需要坐好MIUI,而安卓系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由大家一起來做。
圖:安卓的成功可以說是依賴生態(tài)的成功
這段經歷對于現在的MIUI VR平臺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MIUI VR平臺也是基于安卓系統,谷歌的白日夢平臺(Daydream)也是基于安卓系統,三星的Gear VR使用的Oculus Home商店也是基于安卓系統,無論怎么樣,他們生產出來的內容都是在安卓這個平臺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小米認為自己未必要專門的做去促進內容的生產這樣的吃力不討好的活,交給大家一起做豈不是更好?
圖:小米公司是一家以小博大的公司
小米從一開始就是一家以小博大的公司,從早期幾十個員工做安卓的ROM到現在發(fā)展為上萬員工百億規(guī)模的大型企業(yè),我們能觀察到小米擅長的永遠是整合、借力、宣傳。
對于VR這個全世界都在熱捧的新鮮產物,小米不可能不去接觸,有多少巨頭就是錯過一次機會就轟然倒下,但是小米知道,現在的整個行業(yè)風向不明,他也只能在去積極接觸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小心保守,不偏激不冒險,用以往成功的市場思路和試產經驗去鋪路。
圖:小米公司創(chuàng)始人雷軍
面對VR積極作為,成立專門的VR實驗室可謂是小米的銳意進取。但是選擇了中低端的產品,在設備的規(guī)格和方向上選擇了最成熟最保守的方向,指望安卓系統生態(tài)的繁榮又展現出來小米的保守,這某些程度上也是小米,甚至中國本土大型互聯網企業(yè)的一個縮影,相比微軟、谷歌這樣的國際巨頭,沒有核心技術和研發(fā)實力的本土企業(yè)所選擇的必然是在已知市場領域的細分市場和降低利潤的戰(zhàn)斗。而當他們不能掌握市場內領先科技時候,必然只能在中低端領域進行傾銷。
作為中國消費電子領域的翹楚,小米在風光無限的背后其實顫顫兢兢,我們完全理解這樣的思路和原因,但是也更希望小米能夠放開一些束縛去大膽的創(chuàng)新,畢竟,小米是國內少數有可能有這樣實力的企業(yè)之一。
最后:
VR領域作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可以說是掀起來整個IT行業(yè)的熱潮,雖然這樣的行業(yè)熱潮從來沒有尖端、手游、云、直播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從沒有一個技術能像VR和AR一樣的意義重大,對于VR來說,說他多重要都不為過,可以肯定的是,VR和AR技術在未來一定能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人類的社會形態(tài)。
很多的企業(yè)都了解到技術的重要性,并且敏銳的加入了這個行業(yè),谷歌、微軟、蘋果、索尼、IBM、FaceBook……幾乎全世界的聰明人都在加入這個行業(yè)。只是有些企業(yè)立意是引領行業(yè),有些企業(yè)想的是統治行業(yè)、而有些企業(yè)只是想跟隨行業(yè),還有些企業(yè)只是為了欺騙行業(yè)。
至于這些企業(yè)究竟怎么想,能不能成功,我們相信市場是永遠公正無情的裁判,怎么樣的付出,就能收獲怎么樣的結果。
【913VR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注明及回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