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代詩人王勃筆下的滕王閣,是流傳千年的文化地標,承載著中國人對盛唐氣象的無限遐想。如今,借助前沿數(shù)字技術,這座千年名樓以全新姿態(tài)“活”了過來——由中移虛擬現(xiàn)實中心與藍色光標集團聯(lián)合打造的“千年一序滕王 閣”VR大空間項目,自今年年初落地以來,已接待游客萬余人次,讓游客得以“穿越”時空,沉浸式感受滕王閣的建筑之美與唐代的文化風華。
作為文旅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該項目從技術底層突破傳統(tǒng)文旅體驗的邊界,依托LBE大空間技術與毫米級3D建模技術兩大核心支撐,實現(xiàn)了對滕王閣建筑本體及唐代周邊場景的1:1寫實還原。項目團隊耗時數(shù)月,深入研究滕王閣的建筑史料、唐代繪畫與文獻記載,小到斗拱的紋路、匾額的字體,大到閣樓的整體形制、周邊的江景地貌,均以毫米級精度復刻,確保虛擬場景既符合歷史原貌,又具備極強的視覺真實感。游客佩戴VR設備進入體驗空間后,仿佛瞬間掙脫現(xiàn)實束縛,腳下是唐代的青石板路,抬頭可見飛檐翹角間的雕花,遠眺能望見贛江之上的帆影,千年名樓的恢弘氣勢與細節(jié)之美撲面而來。
除了建筑場景的還原,項目更注重文化體驗的“沉浸感”與“互動性”,讓游客從“旁觀者”變?yōu)椤皡⑴c者”。在虛擬場景中,游客可欣賞由專業(yè)舞蹈團隊編排的唐代柘枝舞——舞者身著復原的唐代舞衣,伴隨悠揚樂聲翩翩起舞,裙擺流轉間盡顯盛唐的靈動與雍容,游客仿佛置身唐代滕王閣的宴飲盛會,近距離感受古典舞蹈的魅力;同時,項目還復原了箜篌、羯鼓、排簫等多種唐代樂器,游客通過手勢交互即可“親手”演奏,體驗古人“撫琴賞景”的雅致生活,在旋律中觸摸唐代的音樂文化。
而最受游客歡迎的,當屬與“王勃”虛擬形象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項目采用先進的數(shù)字人技術,構建了貼合歷史記載的“王勃”形象,其神態(tài)、動作自然流暢,言談間盡顯才子風骨。游客可跟隨“王勃”一同登臨滕王閣,聽他講述創(chuàng)作《滕王閣序》時的心境與背景——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起筆緣由,到“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的宴游盛況,“王勃”的講解讓千古名篇不再是紙上文字,而是可感知、可共鳴的場景與情感。不少游客表示,跟隨“王勃”登樓的過程中,仿佛與千年前的詩人產(chǎn)生了跨時空對話,對《滕王閣序》的文化內(nèi)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據(jù)項目負責人介紹,“千年一序滕王閣”VR大空間項目的推出,是響應“數(shù)字中國”戰(zhàn)略、推動文化遺產(chǎn)“活態(tài)傳承”的一次嘗試。傳統(tǒng)文旅模式下,游客多以“觀光”為主,難以深入感受文化背后的歷史語境與情感內(nèi)核;而VR技術通過構建沉浸式場景,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文化遺產(chǎn)從“靜態(tài)展示”變?yōu)椤皠討B(tài)體驗”。自年初落地以來,項目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萬余人次,其中不僅有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還有大量青少年群體——他們通過互動體驗,對唐代歷史、建筑、藝術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文化傳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