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oky Call——在 2021 年,我們用約會方式促進人們讀書

說實話,在打出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一絲絲難過。
Booky Call 移動端正式上線的時間是 2021 年 9 月 14 日,上線至今不過月余。根據(jù)官網介紹,Booky Call 是一款將自己偽裝成 Dating App 的“圖書發(fā)現(xiàn)平臺”。
用戶在注冊完成后,可以像使用 Tinder 或者 Bumble 等 Dating App 一樣左右滑動來表達自己的喜歡態(tài)度,不過有所不同的是,前者滑動的是用戶,而 Booky Call 允許滑動的是圖書。
在 Match 頁面中,用戶可以看見系統(tǒng)推薦圖書的“個人主頁”。主頁包含圖書封面、圖書簡介、圖書核心觀點、圖書作者、圖書頁數(shù)、圖書薦語、圖書感悟、圖書特點、電子書音頻片段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內容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存在的,要比直接陳列堆疊更加清晰、直觀、有趣。
當用戶閱讀完圖書個人主頁所示信息后,可以根據(jù)個人偏好,選擇左滑放棄,或者右滑喜歡。
當用戶選擇右滑喜歡時,系統(tǒng)會為用戶生成“你和圖書”的聊天對話框,這之后圖書會向用戶發(fā)來四條信息,第一條為表達喜歡以及進一步“了解和交往”的期待,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分別為紙質書籍、電子書籍以及有聲書的購買鏈接。
當用戶點擊不喜歡時,系統(tǒng)會彈出一個調查問卷,和用戶聊天以了解“主題、作者、觀感、價格、經歷”,是哪些因素讓用戶做出了否定選擇。筆者甚至覺得這個機制可以引用到 Dating 平臺本身,比如每天給用戶彈出三次調查問卷,了解用戶為何對某個具體的用戶做出否定態(tài)度,年齡、身材、發(fā)型、教育背景、收入、愛好、頭像風格等等。根據(jù)官網數(shù)據(jù),“和圖書約會”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圖書的銷售和傳播度。另外,也有助于幫助用戶找到合乎品味的小眾書籍。
當然,除了左右滑動動能,用戶也可以從“瀏覽器”頁面中直接看到系統(tǒng)推薦的一些書籍并直接購買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和很多初創(chuàng) App 商業(yè)模式大多不清晰不同,Booky Call 分為渠道抽成、電商收入和廣告收入 3 個模式。在渠道抽成上,Booky Call 紙質書籍接入的是 Book Shop 平臺、電子書接入的是 Amazon、有聲書接的是 Libro.fm。在電商收入上,Booky Call 也會在平臺內賣一些諸如 T 恤、杯子和筆記本等周邊文創(chuàng)產品,產品在 7 美元-20 美元不等。

筆者私以為,Booky Call 的模式是有很多可延伸的空間和發(fā)展?jié)摿Φ模绻倮?TikTok 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裂變增長和長效留存,估計也是個不錯的方法,甚至覺得有讀者類 KOL 可以以此為內容。
2、FoodSwipr’——拯救每一個為“今天中午吃什么”而煩悶的人

“今天中午吃什么”是我還在孩提時代時就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不出意外,一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的前一天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而 FoodSwipr’ 則立志于將人們從這種困惑當中拯救出來。
和 Booky Call 有些類似,F(xiàn)oodSwipr’ 的靈感大概率也出自 Dating App。其實從功能上來看,F(xiàn)oodSwipr’ 和國內的美團或者口碑有些相似,用戶可以查看自己附近的餐廳。
不過不同的是,作為一款美食滑動 App 并不一下子給用戶展示所用餐廳,而是根據(jù)用戶所設定的條件,篩選后逐一展示。
用戶可篩選的條件為飲食限制(素食主義、潔食、清真食品、無谷蛋白),飲食類型(美國菜、中國菜、韓國菜、日本菜、墨西哥菜、法國菜、意大利菜、印度菜、泰國菜等等….)以及距離限制、結果限制等。比較有趣的是結果限制,用戶可以自由設定顯示 10-50 個結果,我們有的時候不知道吃什么真的是因為選擇太多…
而且在進行結果顯示的時候,F(xiàn)oodSwipr’ 支持顯示餐廳照片、位置、菜品、價格、評級以及電話等內容,方便用戶直接訂座。
鑒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筆者附近并不能搜索到餐廳,因而也只能看出其目前在用戶側的盈利模式為內購+廣告,當用戶選擇單次付費 0.99 美元后,即可解鎖下午茶、酒吧、咖啡店等餐飲娛樂場所。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從 B 端收費似乎來得更加直接有效。

之所以在同一期新品專題中兩次提到“Tinder”模式在其他領域的相關延伸是希望能給大家一些靈感啟發(fā),我們要做的不一定是超過 Tinder,也可以是在 Tinder 中找到靈感成為更好的自己。
3、便了么——今天也是和“便便”對話的一天
(友情提示:下面內容可能會引起部分讀者的不適,如正在進食的讀者請根據(jù)具體情況擇時觀看)
不知道還有沒有讀者記得新品第 6 期中提到的產品“Poop Map”,這是一款幫助海外用戶完成“Poop 打卡”的 App,與此同時,用戶也可以記錄自己的便便頻率、便便時長以及快速找到附近的公共衛(wèi)生間所在地。

但實際上,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便便 App 便了么,且該產品早在 2018 年就上線了。不過在上線之初,便了么更像一款通過便便記錄健康的工具 App,但經過 3 年的發(fā)展,除了商業(yè)化模式更加清晰,便了么也更具社交屬性。我們下面詳細拆解來看。
目前便了么共有開始、日歷記錄、星球、統(tǒng)計分析以及設置等 5 個一級菜單。
在開始頁面,用戶可以通過點擊“開始便便”來記錄單次便便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會有一個藍色的動畫小人坐在馬桶上和用戶“一起努力”,當用戶點擊“拉完了”按鈕時,系統(tǒng)除了會彈出用戶耗時,并指引用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便便的形狀、顏色、分量、排便感覺、氣味、粘粘度以及心情等內容。當用戶點擊保存頁面后,系統(tǒng)會彈出一份健康定制報告,用更多維、更清晰的圖表對用戶本次排便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jù)具體問題給出相應的建議。如果用戶愿意的話,也可以把報告分享到其他社交平臺…
在日歷記錄和統(tǒng)計分析頁面,則會對用戶一定時間內的排便情況進行綜合統(tǒng)計,前者是每一位注冊用戶均可免費使用,而后者則為訂閱會員才可以享受到的服務。我們著重說一下統(tǒng)計分析功能,系統(tǒng)會用環(huán)形餅圖、柱形圖、折線圖和堆積圖來顯示用戶便便情況。
不過會員的功能不僅局限于此,開通會員成功后,用戶可以和好友完成拍一拍、戳一戳、遞紙等更加深度的交互,還可以對虛擬拉屎形象進行定制化改造。另外,便了么還將對 VIP 用戶提供“超時提醒”鬧鐘等更加貼心的服務…

玩歸玩、鬧歸鬧,便便確實是人們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之一。另外順便提一嘴,當你實在想要便便但附近實在沒有公共衛(wèi)生間時,不妨去試一下公共事業(yè)單位,在非疫情等特殊情況下,事業(yè)單位一般必須向公民開放使用。
4、Planet Theta——世界上第一款 VR(元宇宙) Dating App

實際上,這款號稱世界上第一款 VR Dating的 App至今還沒有上線,根據(jù)其官網介紹,預計上線時間在 2021 年冬天或者 2022 年。因而很有可能他會失去他所重視的世界第一款 VR Dating App 的名號。
盡管如此,這個有趣的概念還是值得我們一起坐下來探討一番。
根據(jù)創(chuàng)始人兼 CEO Chris Crew 介紹,Planet Theta 的出現(xiàn)和 VR 的發(fā)展、疫情的出現(xiàn)以及交友賽道的發(fā)展都有一定關系。根據(jù)創(chuàng)始人 Crew 發(fā)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 2021 年有 6000 萬美國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 VR 設備,而且相較于使用智能手機的一般用戶,使用 VR 設備的這些用戶更加年輕和開放。而疫情的影響以及包括 HouseParty 等產品的出現(xiàn)也讓用戶更加適應線上的社交和交互,而在元宇宙大的概念下人們對虛擬社交表示出了更高的興趣。
與 Tinder 等傳統(tǒng) Dating App 不同的是,用戶在 Planet Theta 上無需化妝打扮,也不需要為了面見約會對象而長途奔波,更重要的是用戶在 Planet Theta 上的 Dating 比在 Dating App 上更加直接,又比直接線下見面更加安全,或者至少可以緩解第一次見面的尷尬。

除此之外,Planet Theta 也正通過場景優(yōu)化來提升用戶約會的趣味性。比如根據(jù)官網介紹,目前研發(fā)的幾個場景包括森林、外太空、酒吧、海灘、公園,用戶可以通過穿戴 VR 設備實現(xiàn)一起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聊聊天或者一起在酒吧里蹦迪,聽起來還是蠻有吸引力的。不過目前聽起來難度不小,不知道能不能在未來一年內落實。根據(jù) Planet Theta 創(chuàng)始人 Crew 預測在產品上線后將會有 200-500 萬用戶登錄使用。
5、Speakezee——每一個故事都只有 7 天的有效期

Speakezee 正式上線的時間是 2021 年 4 月 21 日,剛剛好半年時間。目前僅上線了 iOS 版本,值得注意的是,App Store 評分數(shù)量雖然算不上多,但 5.0 的得分也并不容易。
從產品形態(tài)來看,Speakezee 有點像播客 App,和播客 App 一樣,用戶可以上傳或者非實時地收聽其他用戶上傳的音頻。不同之處在于,每段音頻最長時間僅為 30 秒、且每段音頻的保留時間僅為 7 天,更重要的是用戶對所聽到內容進行回復的方式也必須含有音頻。除了回復的交互方式,用戶還可以對喜歡的內容進行點贊或者轉發(fā)。另外,基于未來有提升用戶池的可能性,Speakezee 依照話題、音頻熱度、發(fā)布時間、關注對象等維度對音頻進行了劃分。目前播放次數(shù)比較多的內容類型基本為自我介紹、吐槽和哼歌。
整體來看,Speakezee 目前還很處于很早期的狀態(tài),日活躍用戶數(shù)量可能都超不過 10 個,而且截至目前也看不到什么明顯的商業(yè)模式。但仍將其入選為新品是因為,Speakezee 是在音頻火熱背景下的又一次新的嘗試,大家都在猜測,短視頻之后,短音頻會不會也有機會?而 Speakezee 正是這一方面的一次嘗試。而且對音頻時長以及音頻有效期的限制,在起量之后會有助于用戶更頻繁的打開應用且更珍惜交互機會。
來源:微信公眾號“白鯨出海”(ID:baijing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