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始人離開高管集體“出走”,Magic Leap到底怎么了?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AR是未來”這句話,無疑是蘋果方面近年來身體力行的向外界所透露的信號,且不提傳說中會在2022年推出的Apple Glasses,自從ARKit出爐后,每年WWDC上蘋果都會帶來新的AR應用/工具。然而,即便有蘋果、谷歌、Facebook等巨頭的力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反而陷入了“年年都是風口,但年年卻一地雞毛”的怪圈。

日前據(jù)The Verge的報道顯示,成立至今近10年的AR行業(yè)“鈔票粉碎機”Magic Leap,再次迎來了內(nèi)部震蕩。在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始人Rony Abovitz離開、疫情下裁員千人后,新任CEO Peggy Johnson在本周二的全體員工會議上宣布,CTO Paul Greco、首席專利官David Lundmark,以及COO Henk Vliestra都將于今年逐一離開公司,同時,前首席營銷官Daniel Diez則將于本月回歸。

CTO、COO,以及在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負責核心資產(chǎn)專利的首席專利官陸續(xù)離開,毫無疑問也意味Magic Leap的高管團隊在創(chuàng)始人離開后,再度遭遇重創(chuàng)。要知道在這個當口,除了面向企業(yè)級的Magic Leap 2正在研發(fā),Magic Leap還準備與AMD合作開發(fā)半定制化的SoC,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失去多位核心高管,這對于Magic Leap接下來的業(yè)務展開或?qū)兄旅挠绊憽?/p>

曾經(jīng),Magic Leap無疑是迷倒千萬投資者的當紅炸子雞。2015年Magic Leap憑借 “鯨魚出水”的概念視頻席卷全球社交網(wǎng)絡,相信幾乎所有關注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朋友應該對這只躍出地板的鯨魚不會陌生,而彼時創(chuàng)始人Rony Abovitz更是曾躊躇滿志地表示,“我們就像是1978年的蘋果?!?/p>

Rony Abovitz描述的這個未來,也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AT&T、谷歌和高通在內(nèi)一眾巨頭的慷慨解囊,并且在成立至今的10年間,Magic Leap的總融資額已經(jīng)達到了29.5億美元,而這一數(shù)字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相當多上市公司的市值。

如此充裕的資金,加上獨創(chuàng)“光子光場芯片”帶來超出業(yè)界的技術,盡管缺乏實際產(chǎn)品的公開證據(jù),但科技領域的專家也都對Magic Leap未來的潛力贊不絕口。現(xiàn)任谷歌CEO桑達·皮查伊早在2014年就加入了Magic Leap的董事會,并宣稱這款產(chǎn)品將“徹底改變我們溝通、消費、學習、分享和游戲的方式?!?/p>

那么,Magic Leap這樣一家曾經(jīng)的硅谷明星初創(chuàng)企業(yè),是如何落地如今這樣類似于“樹倒猢猻散”的地步呢?其實原因很簡單,Magic Leap在某種程度上,與“女版喬布斯”伊麗莎白·霍姆斯旗下的高科技血液診斷公司Theranos幾乎如出一轍。在有些觀點看來,兩者都是硅谷名言“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裝它直到你成功)”下的受害者。

事實上,“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在硅谷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甚至于硅谷創(chuàng)業(yè)文化就是建立在這種先吹噓你的想法,再通過吸引資本和人才的方式,在現(xiàn)實中追趕目標,直到最終實現(xiàn)它。從當年的蘋果到Facebook,再到特斯拉,莫不是如此,而這一概念在國內(nèi)則成為了“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

至于說為何蘋果、特斯拉、Facebook這些企業(yè)成功了,而伊麗莎白·霍姆斯身陷囫圇、Magic Leap跌落神壇,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前者要么在商業(yè)模式上有創(chuàng)新,要么就是真有技術。而伊麗莎白·霍姆斯的血液檢測是一場騙局,Magic Leap的核心科技則直至今日都沒有見到影子,反而2015年鯨魚躍出水面的CG幾乎就是它們的最高光時刻了。

Magic Leap從誕生之初就萬眾矚目,憑借的是其三大核心技術SLAM、CG,以及Light Filed。其中,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提供了三維數(shù)字世界的空間定位功能,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基礎,而CG大家想必很熟悉了,其實這二者目前并不罕見,但Light Filed(光場)則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黑科技,這一技術是將人眼看到的光線空間采集下來,再將光線進行重組,可以讓虛擬現(xiàn)實模擬出人眼基于距離對物體聚焦、移動的效果,來捕捉光線信息,進而將人腦視覺皮層作為屏幕。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是通過雙目視差的方法來產(chǎn)生3D景深效果,這會造成成像不逼真,無法實現(xiàn)看遠處景物清晰則近景模糊、看近景清晰則遠景模糊的效果,不符合人眼接收圖像的規(guī)律。所以才會有無論是使用AR還是VR設備,只要時間久了就會出現(xiàn)惡心、疲勞、眩暈等暈動癥的典型現(xiàn)象。而光場技術由于是真實物體向空間中發(fā)射的光線,再利用光線可逆的方式在顯示的時候還原出來,這就是類似于我們?nèi)搜劭词澜绲哪J剑且环N真實的視覺體驗。

但遺憾的是,在2017年底推出了它迄今為止第一款,同時也是唯一一款產(chǎn)品——Magic Leap One后,籠罩在Magic Leap身上的光環(huán)就消散了很多,因為它的光場技術根本就沒有在自家產(chǎn)品上出現(xiàn),甚至名為衍射波導的鏡片,只是加裝了光波導的硅基液晶屏幕。簡而言之,Magic Leap One其實就是一款依賴目前較為成熟的光波導技術的AR眼鏡,而用VR明星企業(yè)Oculus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Palmer Luckey的話來說,Magic Leap One就是“一堆令人悲傷的破爛”。

無論作為創(chuàng)始人的Rony Abovitz用多少好話來夸贊,從《黑客帝國》到《2001太空漫游》,能碰的科幻電影都碰瓷過了“十年磨一劍”的地步,就推出這樣一款差強人意的作品,消費者又怎么可能買賬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Magic Leap One上市半年內(nèi)后僅售出約6000套,只完成了預期目標的6%。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Magic Leap從2019年估值64億美元,縮水至2020年9月的4.5億美元,跌幅高達93%。

當然,要說Magic Leap沒技術,這一評價是顯失公允的。但遺憾的是,Magic Leap方面其實也選錯了賽道,作為一款面向消費級市場的產(chǎn)品,Magic Leap One的售價是2295美元,這顯然一點都不便宜,甚至比HTC、Oculus的旗艦級VR設備還貴。再加上這家公司自己包攬了從芯片、光學、內(nèi)容、后端、制造等不同的領域,試圖以一己之力撼動整個行業(yè)。

因此在2020年7月,Magic Leap找來了前微軟高管Peggy Johnson,并且效仿微軟HoloLens眼鏡系列,開始著重工業(yè)級場景應用。由于目前在工業(yè)級領域中微軟HoloLens早已樹大根深,所以Mgaic Leap只能從產(chǎn)品力上入手,根據(jù)這位新CEO的說法,Mgaic Leap 2的產(chǎn)品尺寸將縮小一半、重量減輕20%,并且視場擴大一倍。

然而隨著CTO、COO等核心高管的離開,Mgaic Leap 2的未來難免又被蒙上了陰影。如果Magic Leap的董事會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帶頭人和運營負責人,Mgaic Leap 2能否如期誕生或許都成為了問題,就更遑論與微軟競爭了。

只是,已經(jīng)在被夢想包裝的故事上栽過跟頭的投資者,還會再次踏入Mgaic Leap的“大坑”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ID:IT-3eLife)

原標題:裁員千人高管“跑路”,Magic Leap真的“藥丸”?